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分诞

猜你喜欢

  • 片仔癀

    明末京都太医秘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又名八宝片仔癀。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丸剂,每丸3克;胶囊剂,每粒0.3克。一至八岁每服0.15~0.3克,八岁以上每服0.6克,一日2~3次。外用,冷开水

  • 吊脚痧

    病证名。即霍乱转筋。《霍乱燃犀说》卷上:“霍乱有称为吊脚痧者,即霍乱之剧而转筋者,原非另有一证也。”详霍乱条。

  • 肩尖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即肩头,见该条。

  • 走马喉风

    病名。见《张氏医通》。指喉风发病急骤,快如走马之势,故名。多由血热气盛,肺胃火炽,毒火上冲咽喉所致。《喉科种福》卷四:“走马者,言其迅速之至。有头痛身疼,面赤口红,颈项肿痛,牙关紧闭,痰响若拽锯,声音

  • 小天心

    ①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交处,距大陵穴五分。能治惊风抽搐,小便不通等症。《针灸大成》卷十:“小天心,大陵穴后五分。”“掐小天心,天吊惊风,眼翻白偏左右及肾水不通

  • 白苔燥裂舌

    苔白而厚,干燥有裂纹的舌象。为里热津伤,如腑结未实者,宜增液缓下(见《伤寒舌鉴》)。

  • 背腧穴

    出《灵枢·卫气》。即背俞穴。详该条。

  • 肉淋

    即膏淋。《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详膏淋条。

  • 循元

    经外奇穴别名。出《针灸集成》。即长谷。见该条。

  • 赵鄂

    【介绍】:唐代医生。治病多奇效,后官至太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