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利尿穴

猜你喜欢

  • 黑苔灰纹舌

    即灰底黑纹舌。详该条。

  • 五臭之一,腐为水臭,入通于肾,故为肾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类水,……其臭腐。”临床上,病人或其排泄物发出腐臭,或者病人对腐臭有异常的感觉,常是肾经受病的征象。

  • 鬼饭疙瘩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即癗。详该条。

  • 黑苏子

    见《饮片新参》。即紫苏子,详该条。

  • 锁肠疳

    出《颅囟经》。即历瘠疳疟。详该条。

  • 小肠咳

    病名,指咳而肠中排出气体者。《素问·咳论》:“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治用芍药甘草汤,清宫丸或桔梗汤加人参、茯苓、橘红、五味等。参见咳嗽条。

  • 韭菜散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方。石灰、韭菜各适量。合同捣成饼,候干碾细,每用少许敷患处。治跌打破损出血。

  • 龋蛀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指龋齿蛀空之牙痛。属齿龋。详该条。

  • 五软

    病证名。①指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见《婴童百问》。多系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明·薛铠《保婴撮要》:“原其要,总归于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原也。治法必先以

  • 六腑气

    指六腑气化功能失调而致的病候。《灵枢·九针论》:“六府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