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肝疳。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四神聪。原说位在百会四边各开2.5寸。今多据《太平圣惠方》定位于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狂乱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
是蚝的异体字。参见蚝壳条。
病名。出《难经·五十八难》。①指好发于夏秋季节的一种热性病。《医门棒喝·湿温》:“湿温者,以夏令湿盛,或人禀体阳虚多湿,而感四时杂气,遂成湿温。虽四时皆有,而夏秋为多。湿热二气胶粘,淹缠难愈。如从下受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溪谷条。
见《闽东本草》。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见琼瑶神书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