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吹火筒

吹火筒

《全国中草药汇编》:吹火筒

药材名称吹火筒

拼音Chuī Huǒ Tǒnɡ

别名尖叶绣球菊、狭叶绣球菊

来源蔷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通经,通便,利尿。主治闭经,月经不调,便结腹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4~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吹火筒

药材名称吹火筒

拼音Chuī Huǒ Tǒnɡ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狭叶绣线菊全株。全年可采,以夏、秋花叶茂盛时采为佳。洗净晒干。

原形态狭叶绣线菊,又名:尖叶绣线菊

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细长,棕红色,有短柔毛或脱落近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长卵形至披针形,长3.5~9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锐重锯齿,下面苍白色,网状脉突起,脉上有短柔毛。花小,粉红色,排列成复伞房花序,生于当年枝条的顶端;萼筒及裂片外面均被柔毛;花瓣卵形至圆形。蓇葖果无毛。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林中或沟谷旁。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通经,通便,利尿。治闭经,月经不调,便结腹胀,小便不利。

复方治月经不调:吹火筒、车前草各五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吹火筒

药材名称吹火筒

拼音Chuī Huǒ Tǒnɡ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Taperleaf Japanese Spiraea

别名千颗米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狭叶绣线菊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aea japonica L.f. var.acuminat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但以夏秋季花叶茂盛时采收为佳,洗净,晒干。

原形态狭叶绣线菊灌木,高达2m。小枝细长,棕红色,有短柔毛或脱落近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长卵形至披针形,长3.5-8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下面苍白色,网状脉突起,脉上有短柔毛。复伞房花序,生于当年枝条的顶端,直径10-14cm,有时可达18cm;花小,粉红色;萼筒及裂片外面均被柔毛;花瓣卵形至圆形。蓇葖果无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50-4000m的山坡旷地、疏密杂木林中、山谷或河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狭叶绣线菊含生物碱绣线菊胺(spiramine)A、B、C、D、E、F、G、H、I,此外还含绣线菊胺N及绣线菊二萜醇(spiraminol)。

性味微苦;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调经,通利二便。主流感发热,月经不调,便秘腹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莠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莠狗尾草药材名称莠狗尾草拼音Yǒu Gǒu Wěi Cǎo别名狗尾草来源禾本科莠狗尾草Setaria geniculata (Lam.)Beau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

  • 鹅首马先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首马先蒿药材名称鹅首马先蒿拼音é Shǒu Mǎ Xiān Hāo来源玄参科鹅首马先蒿Pedicularis anas Maxim. var. tibetica Bon

  • 牛耳枫根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根药材名称牛耳枫根拼音Niú ěr Fēnɡ 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根,随时可采,晒干,切片。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微苦,平,

  • 白杜鹃花

    药材名称白杜鹃花拼音Bái Dù Juān Huā别名白花杜鹃、白映山红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白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 G. Don,以根及花入药。秋

  • 陈芥菜卤汁

    《中药大辞典》:陈芥菜卤汁药材名称陈芥菜卤汁拼音Chén Jiè Cài Lǔ Zhī别名腌芥卤(《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腌芥菜的陈年卤汁。性味《纲目拾遗

  • 紫铜矿

    《中药大辞典》:紫铜矿药材名称紫铜矿拼音Zǐ Tónɡ Kuànɡ出处《药性考》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斑铜矿的矿石。原形态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状,也有呈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状的,但极

  • 菾菜根

    《中药大辞典》:菾菜根药材名称菾菜根拼音Tiàn Cài Gēn别名出莙荙儿、莙荙根(《饮膳正要》)。出处《纲目》来源为藜科植物菾菜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菾菜,又名:糖萝卜。二年生

  • 刺榆皮

    药材名称刺榆皮拼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

  • 西藏羊耳兰

    药材名称西藏羊耳兰来源兰科西藏羊耳兰Liparis tschancii Schelecht.,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微酸涩,有腥臭。功能主治活血,止血。主治崩漏,月经过多。用法用量1~3钱。

  • 毛叶嘉榄

    药材名称毛叶嘉榄拼音Máo Yè Jiā Lǎn别名棵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羽叶嘉榄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ga pinnata Rox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刮去粗皮,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