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呕乳

呕乳

病证名。亦称溢乳。小婴儿呕乳,无其他症状,往往是由于小儿贲门松弛,乳母哺乳方法不当,以致有时在哺乳后有少量乳汁倒流出口腔而出现呕乳。《幼科发挥》:“初生小儿,胃小而脆,容乳不多,为乳母者,量饥而与之,勿令其太饱可也。”这种呕乳,只要改进哺乳方法或随年龄增长就会消失。

猜你喜欢

  • 三焦痈

    病名。指位于丹田处的痈。《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丹田隐隐而痛者,三瞧疽也。上肉微起者,三膲痈也。”由湿热遇寒凝结而成。证为寒热往来,二便秘涩。治法见小肠痈条。

  • 修治

    即炮制。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有《修治药法》。详炮制条。

  • 二十九号升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即苏木散,见该条。

  • 丝叶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油柑叶之别名,详该条。

  • 必效方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五味子四钱,贝母、栝蒌各五钱,杏仁、苏梗、天门冬各一两,款冬花八钱,葱白七根,川椒每岁一粒。为末,入猪肺中,荷叶包蒸熟,五更作一次食尽,否则留第二日五更再食,同淡烧酒食

  • 髓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俞。见该条。

  • 直肠泻

    病名。指饮食不化随即泻出。又称直肠泄、直肠、直腹泄。《张氏医通·大小府门》:“药与食入口即泻下者,名直肠泻。”《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

  • 腰注

    出《太平圣惠方》。即腰柱。见该条。

  • 草鞋带

    经穴别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解溪,见该条。

  • 疫喉衄

    病名。患疫喉邪火炽盛,上冲肺经,迫血妄行为鼻衄。此为邪气外达,一般可望痧透神清,喉烂渐减。若衄甚不止者,治宜清火、凉血、止血。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等加减。并予局部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