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哺露疳

哺露疳

病证名。指小儿哺露而变生的疳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载其病因为:“小儿乳哺不调,伤于脾胃,脾胃衰弱,不能饮食,血气减损,不荣肌肉”所致。症见骨瘦如柴,呕逆,吐虫,心烦口渴,傍晚蒸热等。宜先用集圣丸(方见肝疳条)消积杀虫;如迁延日久,肚大青筋者,则宜人参丸(《太平圣惠方》:人参、麦冬、半夏黄芪大黄白茯苓柴胡黄芩诃黎勒甘草鳖甲川芎),以攻补兼施。参见哺露条。

猜你喜欢

  • 崩砂风

    病名。见《喉科秘诀》卷下。即大水风。详该条。

  • 目眦溃烂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即眦赤烂,详该条。

  •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书名。又名《董氏斑疹方论》、《小儿斑疹方论》。1卷。宋·董汲撰。约刊于十一世纪末期。本书对小儿斑疹(即后来所称的痘疮、天花)的证候作了简要说明,并附方剂17首,是一部较早的痘疮专书。解放后出版《小儿药

  • 唾血

    证名。①指痰中带血。《素问·咳论》:“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详咳血、嗽血、咯血等条。②指血随唾液而出。多因脾不统血,肝不藏血,或肾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脾不统血者,伴见心悸怔忡,睡卧不安

  • 手阳明之别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络脉,见该条。

  • 袖珍方大全

    见袖珍方条。

  • 伤寒论述义补

    见伤寒论述义条。

  • 丫指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 嗞煎

    小儿烦躁的表现。《婴童百问》:“嗞煎者,心经有热,精神恍惚,内烦不安,心烦则渴,自然生惊。”治宜清心退热,通利小便。热重者用黄连解毒汤,轻者用导赤散。

  • 痰血

    证名。指痰唾中带有血液。《不居集》卷十三:“痰血,咳咯唾皆有之,兼带血屑血丝血点是也。”详痰涎血、咳血、咯血、唾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