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疔疮。见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指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五个(背)俞穴。《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所指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五穴。因这些穴位与五脏之气相通,故名。临床上具有诊察和治疗本脏病证的作用。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频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证治同疔疮。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小腿前方。与承山穴相对。治急惊。《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前承山,在足三里下,与后承山相对。”
运气术语,君火相火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其补以咸。”张景岳注:“火之主气有二:春分后六十日有奇,少阴君火主之,二之气也;夏至前后各三十日有奇,少阳相火主之,三之气也。”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即黄仁。详该条。
【介绍】:见张锡纯条。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通经史,尤精于医,求诊者甚多,不取报酬。
见《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即赤白游风色赤者。即胎热丹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