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土瓜

土瓜

《中药大辞典》:土瓜

药材名称土瓜

拼音Tǔ Guā

别名土蛋(《遵义府志》),滇土瓜(《植物名实图考》),山土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旋花科植物土瓜块根。秋季采挖,洗去泥沙,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球形或卵圆形,表皮红褐色或黄白色,有乳状粘液。茎细长,无毛。叶互生;柄长0.9~2.1厘米;叶宽卵圆形、椭圆形或矩圆形,长3~5厘米,宽1.4~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钝,全缘或具浅波状皱折,两面光滑无毛,或靠基部边缘有柔毛。花单生叶腋或哎聚伞花序;花梗长为叶柄的3倍,近顶端有小苞片2;萼片5,卵圆形;花冠黄色,漏斗状,径3~4.5厘米,长约4厘米;雄蕊5,花药白色,椭圆形;雌蕊1,子房上位,基部附着黄色蜜腺,花柱长于花丝。蒴果扁球形,内具种子多粒。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产云南。

性状干燥的块根多已切成厚约5毫米的圆片,切面黄白色,呈粉性,质地较疏松,有干缩皱纹。周围根皮菲薄,外表面红棕色或黄白色,粗糙。气微,味微甜。以干燥、色白、不碎为佳。

性味滇南本草》:"甘,平。"

归经滇南本草》:"红土瓜入脾、胃二经。白者入肺经。"

功能主治清肝利胆,润肺止咳。治黄疸,慢性肝炎,肺热咳嗽,下血,乳少,带下,小儿疳积。

①《滇南本草》:"有红白两种。红者治妇人赤白带下,通经解热;治咳嗽,肺经结热成痈,亦治妇人乳结不通,阴阳不分,子宫虚冷,男子精寒;又健脾胃而生津液,生食止呕疗饥;补脾,解胃热,宽中,利小便,止大肠下血:白者治肺热,消渴,利小便;治肺痈咳嗽,通乳汁。"

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平肝,清肝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钱;或生啖。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慢性肝炎:红土瓜一两。红糖或蜂蜜为引,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②治膀胱偏坠气疼,或一子大硬:土瓜皮点水酒煎汤服。(《滇南本草》)

③治小儿疳积,疝气:红土瓜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④治火烫伤:鲜红土瓜根捣烂外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土瓜

药材名称土瓜

拼音Tǔ Guā

英文名Root of Yunnan Morning glory, Mountain Morning glory

别名土蛋、滇土瓜、山土瓜、红土瓜、山红苕、野红苕、山萝卜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土瓜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 hungaiensis (Lingelsh.et Borza)R.C.Fang [I pomoda hungaiensis Lingdlsh.et Borza]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泥土,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土瓜多年生缠绕草本,长达1m左右。块根大,球形、卵圆形、椭圆形不等,单个或2-3个成串,表皮红褐色、暗褐色或肉白色,有乳状粘液。茎细长,圆柱形,有细棱,大多旋扭,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8-3.5cm,被短柔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长2.5-11.5cm,宽1.5-5cm,先端钝,微凹,具小短尖头,基部钝圆或楔形或微呈心形,边缘微啮蚀状或近全级,两面无毛,在部钝圆或楔形或微呈心形,边缘微啮蚀状或近全缘,两百无毛,仅叶片基部被少数缘毛;侧脉5-6对,有时带紫色。花单生叶腋或成简单的聚伞花序,着生2-3朵或数朵花,花序梗长2-6cm;苞片2枚,鳞片状;萼片5,等长或外方2片稍短;花冠淡黄色,漏斗形,长3.5-6cm,瓣中带先端被淡黄色短柔毛;雄蕊5,稍不等长,花丝基部扩大,被毛;花盘环状,子房圆锥状,2室,无毛,柱头2球形,蒴果长圆形,4瓣裂。种子1-4颗,密被棕黑色有丝亲光泽的绒毛。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200m的山区草坡地、灌木丛中或松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球形或卵圆形,或切成块片。表面红棕色或黄白色,粗糙。块片近圆形,厚约5mm,切面黄白色,有干缩皱纹,周围皮部菲薄。质较疏松,粉生。气微味微甜。以色黄白、不碎者为佳。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止咳;健脾。主黄疸;慢性肝炎;肺热咳嗽;下血;乳少;带下;小儿疳积;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5g;或生啖。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1.《滇南本草》:有红白两种。红者治妇人赤白带下,通经解热;治咳嗽,肺经结热成痈)亦治妇人乳结不通,阴阳不分,子宫虚冷,男子精寒;又健脾胃而生津液,生食止呕疗饥;补脾,解胃热,宽中,利小便,止大肠下血。白者治肺热,消渴,利小便;治肺痈咳嗽,通乳汁。2.《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平肝,清肝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缕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缕梅药材名称金缕梅别名木里仙、牛踏果来源金缕梅科金缕梅Hamamelis mollis Oliv.,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化学成分含山柰醇、槲皮素及紫云

  • 紫荆果

    《中药大辞典》:紫荆果药材名称紫荆果拼音Zǐ Jīnɡ Guǒ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功能主治治咳及孕妇心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摘录《中

  • 三分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分三药材名称三分三拼音Sān Fēn Sān别名大搜山虎、山野烟、山茄子来源为茄科赛莨菪属植物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

  • 湖北贝母

    《中国药典》:湖北贝母药材名称湖北贝母拼音Hú Běi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ARIAE HUPEHENSIS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

  • 山扁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扁豆药材名称山扁豆拼音Shān Biǎn Dòu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来源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 L.,以全草入药。夏、

  • 老枪谷叶

    药材名称老枪谷叶拼音Lǎo Qiānɡ Gǔ Yè别名尾穗苋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caudat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 石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蚕药材名称石蚕别名石上藕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偏花斑叶兰Goodyera secundiflora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微涩,凉。功能

  • 金箔

    《中药大辞典》:金箔药材名称金箔拼音Jīn Bó别名金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金,又名:生金(陶弘景)。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很少见,常见的

  • 邪蒿

    《中药大辞典》:邪蒿药材名称邪蒿拼音Xié Hā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7~73

  • 东菊

    药材名称东菊拼音Dōnɡ Jú别名细药、兰铁草。踏地莲花莱、牙陷药、野菠菜、细牛舌片。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东菊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基生叶丛生,倒披针形,先端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