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榆汤

地榆汤

《宜明论方》卷一: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别名地榆甘草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地榆120克 炙甘草9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便血。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300毫升,入砂仁末3克,煎至200毫升,分为二服。

摘录《宜明论方》卷一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2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血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日2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锉)1两半,黄柏(去粗皮,微炙)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马蔺子(微炙)半两,茜根(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血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半盏,加生姜1片,同煎至3分,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锉.焙)1两,樗根(锉,焙)1两,酸石榴皮(干者)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血痢不止,及积毒泻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将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阿胶(炙燥)1两半,黄耆(锉)1两半,艾叶3分,龙骨(碎)2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血暴下,兼带下积久不愈,面目萎黄,困倦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当归(切,焙)3分,艾叶(炒)半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半两,高良姜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肠胃受风,飧泄无度,或下黄水,腹胁痛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日午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别名地榆甘草

处方地榆(粗老,锉)4两,甘草(半生半负,并锉)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结阴下血。

用法用量地榆甘草汤(《杂病源流犀浊》卷十七)。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结阴者,阴气自结,不和于阳也,结则下瘀血,若瘀血去尽而再结再下,三结三下,断续不绝,亦危证也。地榆身能止血,稍能行血;甘草生用能行肝胃二经污浊之血,炙之入阴而温散血中之结;煎时另入缩砂仁,香而能窜,内醒脏气,引领二味,止血开结。此之征乎内者,从里解也。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锉)1两,柏叶(去枝)1两,蒲黄酸1两,石榴皮(锉)1两,甘草(炙)1两,生熟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去苗,刮净,锉细)1两,当归(炙,焙,切碎)2两,生姜(去皮,切碎,阴干者)半两,艾叶(捣为末)半两,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形体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新竹叶10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3分,芍药3分,木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阿胶(炙燥)半两,干姜(炮裂)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痢不止,脐腹 (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别名地榆

处方地榆1两,樗皮(去粗皮,炙)1两,黄连(去须,炒)1两,当归(切,炒)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炒)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桂(去粗皮)3分,桔梗(炒)3分,大腹皮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一切痢疾。气痢腹胁虚满,肠鸣腹痛,便下赤白。

用法用量地榆饮(原书卷七十七)。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榆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半两(微炙,锉),厚朴3分(生姜汁制,炒),诃子半两(煨,去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下痢赤白,脐腹撮痛,日夜频并,羸困烦渴,全不入食。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乳食前,煎木瓜、枣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1两半,艾叶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黄耆(锉)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龙骨1两半,桑耳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痔疮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地黄1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锉)3分,甘草(炙,锉)3分,酸石榴皮3分,阿胶(炙,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白石脂(研)半两,赤芍药3分,龙骨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泄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日午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证治宝鉴》卷八: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甘草干姜、干葛、粟壳、当归、芍药、茯苓

功能主治滑痢,冷热不调者。

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保命集》卷中: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苍术去皮(4两),地榆2两。

功能主治久病肠风,痛痒不任,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1盏,煎至7分,食前多服除根。

摘录《保命集》卷中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锉)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1两,犀角屑1两,升麻半两,茜根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疟痢挟热,下血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半两,黄连(去须)半两,木香半两,白术1分半,甘草(炙,锉)1分,阿胶(炙燥)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毒气上攻,咽喉疼痛,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千金翼》卷八: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处方地榆根8两,柏叶8两,蟹爪1升,竹茹1升,漏芦3两,茯苓1两,蒲黄3合,伏龙肝半斤,干姜2两,芍药2两,当归2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漏血不绝。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地榆根,减3升,纳诸药,更煮取4升。分服,日3次,夜1次。

摘录《千金翼》卷八

《百一》卷十四:地榆汤

药方名称地榆汤

别名地榆

处方地榆(洗,焙干,锉)、卷柏(不去根,净洗)各等分。

功能主治下血远年不愈。

用法用量地榆散(《医方类聚》卷一四一)。

摘录《百一》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归参汤

    《杏苑》卷七引张元素方:归参汤药方名称归参汤处方人参1钱,当归2钱,川芎7分,生地黄7分,白芍1钱,薄荷7分,荆芥1钱,条黄芩1钱,升麻1钱。功能主治益血清热提气。主阴血亏败,无以羁承肠脏,以致湿热下

  • 利湿清热方

    药方名称利湿清热方处方生地30g,黄芩9g,赤苓9g,泽泻9g,车前子9g(包),木通4.5g,六一散9g(包)。功能主治利湿清热。主急性湿疹、下肢丹毒,带状疱疹,舌红、苔黄腻、脉滑者。各家论述方中生

  • 两静汤

    药方名称两静汤处方人参1两,生枣仁2两,菖蒲1钱,白芥子3钱,丹砂3钱,巴戟天1两。功能主治惊悸。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4剂,惊者不惊,而悸者亦不悸也。各家论述此方多用生枣仁以安其心,用人参、巴戟天以通

  • 赤葵汤

    药方名称赤葵汤处方赤茯苓、冬葵子、石韦、川泽泻、大白术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便微痛渐难,欲出不出,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温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四

  • 加减肾气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加减肾气丸药方名称加减肾气丸处方山茱萸(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黄(酒蒸)五味子泽泻鹿角(镑)山药(锉,炒)各30克沉香(不见火)官桂(不见火)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

  • 羌活胜风汤

    药方名称羌活胜风汤处方白术1.5克枳壳羌活川芎白芷独活防风前胡桔梗薄荷各1.2克荆芥甘草各0.9克柴胡2.1克黄芩1.5克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扰,眵多眊躁,紧涩羞明,赤脉贯睛,头痛鼻塞,肿胀涕泪,脑巅沉重

  • 燔葱散

    药方名称燔葱散处方延胡索3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半斤,甘草(爁)半斤,茯苓(白者,去皮)6两,蓬莪术6两,三棱(煨)6两,青皮(去白)6两,丁皮4两,缩砂(去皮)4两,槟榔4两,肉桂(去粗皮)2

  • 坎离交济丹

    药方名称坎离交济丹处方熟地5两(捣),生地3两,茯神1两半,远志8钱,阿胶2两(炒珠),鸡子黄6个,炙甘草1两,莲肉4两。制法先将地黄杵烂,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劳心肾不交。用法用量每服3

  • 黄耆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黄耆膏药方名称黄耆膏处方黄耆480两。制法上药酌予切碎,水煎3次,分次过滤,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1两膏汁兑炼蜜2两成膏,装瓶,重2两。功能主治

  • 柴葛桂枝汤

    《幼幼集成》卷三:柴葛桂枝汤药方名称柴葛桂枝汤处方嫩桂枝3克 杭白芍4.5克 北柴胡粉干葛各3克 炙甘草2.4克功能主治主小儿伤风,自汗发热。用法用量上药加老生姜3克、大红枣5枚,净水浓煎,热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