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属湿痰、寒痰。若兼咳而声音重浊,鼻塞,多为外感风寒。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樟脑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与偃月侵睛同。详该条。
指由病情所决定的治疗用药禁忌。《脾胃论》上卷:“病禁者,如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之病,则凡饮食及药,忌助阴泻阳。”
①指五脏通应于体表的外窍。藏象学说认为体表孔窍无论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均与五脏相通应,故《金匮真言论》有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耳”、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二阴”之说。《灵枢·脉度
十二剂之一。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参热可制寒条。
胆病所生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下肢膝以下至踝部分。
病名。即髌骨脱臼。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又名膝头骨出臼,膝盖骨离位,膝骱出。因跌扑、扭闪所致。膝部明显肿胀、疼痛,膝关节呈半伸屈位,步履艰难,一般髌骨向外侧移位者较多见。宜用推膝盖归原手法复位,抱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