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头瘟

大头瘟

病名。瘟疫的一种。见《医方考·大头瘟》。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虾蟆瘟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等。指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的疫病。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大头瘟,……其症状发于鼻面耳项咽喉间,皆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多汗气蒸,初则憎寒壮热,肢体重,头面俱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甚则堵塞不能食饮,舌干口燥,或恍惚不宁。不速治,十死八九。”治宜分清病变所在经络用药。《伤寒括要》卷下:“大头瘟,天行疫毒邪犯高巅,分别三阳经而施治。”可用普济消毒饮、通圣消毒散升降散等。外用三黄二香散马齿苋,麦面并醋调敷。因病患部位及病情重危的不同,又有瓜瓤瘟鸬鹚瘟等名。参有关各条。大头瘟又是瘟毒喉痹的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天行赤眼

    病名。又名天行赤热症、天行暴赤、朱炎猛旭,俗称红眼病。《银海精微》:“天行赤眼者,谓天地流行毒气,能传染于人,一人害眼,传于一家。”系风热毒邪,时行疠气所致。本病暴发眼睑及白睛红赤浮肿,痛痒交作,怕热

  • 产后血奔

    见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卷一。即产后余血奔心。详该条。

  • 水泉

    ①经穴名,代号KI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郄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下1寸,跟骨结节前上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并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通过。主

  • 金沸花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复花之别名,详该条。

  • 手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四。①指手大指发痈疽。证治同调疽,见该条。②指两手背发痈疽、无头漫肿、聚毒成疮。证治同见手发背,见该条。③腕痈手屈之处结毒。证治同腕痈,见该条。可见《疡科选粹》所指之手疽,泛指手

  • 齁嗽

    病名。指哮喘咳嗽鼻息有痰声者。《不居集》卷十五:“齁嗽,齁者痰声,即远年近日喘哮咳嗽也。用糯米泔水磨茶子滴入鼻中,令病人吸入口内服之。”参见咳嗽、痰哮条。

  • 肉痹

    病名。指虽能饮食而四肢活动迟钝、不能收持之症。《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华氏中藏经·论肉痹》:“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脾者肉之本,脾气已失,则肉不荣,肉不荣则肌

  • 硝石大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方。硝石(或朴硝)六两,大黄八两,人参、甘草各二两。为细末,以陈米醋三升置铜器中,竹筋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三升作三刻,置火上,先内大黄,常搅不息,使微沸尽一刻,乃内余药,又尽一

  • 谢玉琼

    【介绍】:清代医家。字昆秀,号璞斋,安城(今广西境内)人,精于儿科,善治痘疹,撰有《麻科活人全书》(1748年后改名《郑氏瘄科保赤金丹》或《郑氏瘄略》)。

  • 腰痈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五。生于软肋下近腰带脉、五枢、维道等穴部位的外痈。证治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