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奶疬

奶疬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乳疬乳中结核之一种。多见于女子青春发育期,多因冲任不调,气滞痰郁而成。证见乳头晕下扁圆形肿块,轻度疼痛及压痛。多在数周后逐渐消散而自愈。如若不愈,治宜调理冲任,开郁化痰,一般可用柴胡当归赤芍鹿角霜肉苁蓉巴戟肉、蒲公英、制半夏橘叶、制香附丝瓜络等,随证加减。不需外治。本病类于青春期乳腺炎。

猜你喜欢

  • 平手托塔

    练功方法之一种。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两手仰掌向前推出,犹似托物在手,待推足后再缓缓收回至腰间。

  • 食养

    指饮食调养。《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太过,伤其正也。”

  • 婆婆针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 雁来风

    病名。①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月阙疮。详该条。②见《解围元薮》卷一。指每年发作于八月间的一种皮肤病。

  • 鱼脐丁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疫疔。见该条。

  • 头风散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即头风摩散,见该条。

  • 转谷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胸侧部,腋前皱襞直下,第三肋间隙中。主治胸胁支满,食欲不振,呕吐;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养阴解表

    又称滋阴解表。是对素体阴虚而患外感表证的一种治法。症见心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处方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加减葳蕤汤。此方发汗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留邪。

  • 武林居士

    【介绍】:见郎简条。

  • 牙车

    出《灵枢·本藏篇》。又名牙床。即口腔内载齿之骨,分上、下两部分。即今之牙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