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

病名。又名子宫脱出阴脱、阴、瘣疾、子宫不收子肠不收。俗称吊茄子、癫葫芦。与阴挺阴痔等病相似。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肾气,而使胞宫失于维系所致。症见子宫位置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者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气虚者兼见少气懒言,面色白,小腹空坠等症,宜补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腰痠腿软等症,宜补肾益气,用大补元煎鹿角胶升麻枳壳。若子宫脱垂因摩擦损伤或邪毒感染,而局部有红肿溃烂,黄水淋漓,阴门肿痛,小便赤数等症,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外用薰洗方:苦参蛇床子黄柏乌梅五倍子水煎,先薰后洗。针灸可刺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

猜你喜欢

  • 肺主肃降

    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气宜清宜降。由于肺居胸廓上部以及其在体内所起的司呼吸、主气、主治节、通调水道等作用,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运动。如肺气失于肃降,可出现喘逆、咳嗽或小

  • 妊娠下痢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子痢、胎前赤白痢。病因孕后内伤饮食生冷,或外受暑湿热毒之邪,以致里急后重,腹痛,下痢赤白,日夜无度,若阳气下陷则胎易坠。由饮食所伤者,初起腹痛,里急后重者,宜香连

  • 风轮

    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黑睛。《银海精微》:“肝属木,曰风轮,在眼为乌睛。”主要指今之角膜。其疾病多与肝胆有关。详黑睛条。

  • 旋覆梗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金沸草之别名,详该条。

  • 满痧

    病名。见《文堂集验方》卷一。即黑痧。详该条。

  • 疹痘秘旨

    参见痧痘集解条。

  • 药性通考

    书名。8卷。原题太医院手著,实为清·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1~6药性考,共载药415种(不分类),介绍其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7~8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

  • 治未病

    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①有预防疾病的含意。《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并提出一些内服药预防疫病的方法。②有早期治疗的意义。“上工救其萌芽。”如见头目眩晕、大拇指和次指麻木、

  • 玉龙盘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 清咽双和饮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桔梗、金银花各一钱五分,当归一钱,赤芍药一钱二分,生地黄、玄参、赤茯苓各二钱,荆芥、牡丹皮各八分,川贝母、甘草各五分,葛根、前胡各七分。加灯心一分,地浆水煎服。治一切喉症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