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修本草》。即香蒲,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泄泻论》。即五更泄。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陶华条。
又称食治。根据食物不同的性味,作用于不同脏器,而起着调理和治疗的作用。《备急千金要方》有食治门,搜集《内经》至唐代以前用食物治疗疾病的记述,为著名食疗专辑之一。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脚气疮。详该条。
唐代医官职称,设于太医署、尚药局中,各4名。
见《湖南药物志》。即虎刺,详该条。
书名。4卷。清·陶承熹、王承勋辑。刊于1759年。本书为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汇编而成。卷1~2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3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4为妇科、儿科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