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腹痛

小腹痛

证名,出《素问·藏气法时论》。又称少腹痛,指下腹部疼痛。《医林绳墨·腹痛》:“若自脐以下而腹作痛者,名曰小腹痛。”《景岳全书·杂证谟》:“下焦小腹痛者,或寒或热,或食或虫,或血或气逆,皆有之。凡闭结者,利之下之,当各求其类而治之。”《证治汇补·腹痛章》:“小腹至阴之位,厥阴所属,有沉寒下虚,有积热内郁,或忿怒所至,或房劳损伤,俾中上二焦清纯之气,下陷于至极之地,郁久不舒,痛连阴器,久则元气愈虚,不能归复本位,所以痛无止耳。然肝主疏泄,不利峻补,总宜调补气血为主。”治疗如气滞四磨汤血瘀手拈散寒郁以二陈汤加干姜吴萸苍术厚朴热郁四逆散黄连、山栀、香附黄芩;沉寒以理中汤加附子肉桂、吴萸、茴香;气陷以二陈汤加升麻柴胡、干姜、当归;若醉饱行房,小腹胀痛,用当归、芍药、川芎、柴胡、青皮、吴萸、甘草之类。参见腹痛、少腹痛条。

猜你喜欢

  • 古病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又称注病。疰有转注和留住的意思,指一些具有传染性和病程迁延的疾病。《金匮翼·诸疰》:“疰者,住也。邪气停住而为病也。皆因精气不足,邪气乘之,伏于筋脉,流传藏府,深入骨髓

  • 聂苏诺期

    彝医药著作。系聂鲁等根据民国八年者的抄本和流传在迤施河一带的民国十年抄本翻译整理而成。载药273种,植物药214种,动物药52种,矿物药7种,对药用部分、性味、功能主治、用量做了全面阐释。收载53种常

  • 孙一奎

    【介绍】:明代医家。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生活于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年),曾学医于汪机的弟子黄古潭,后又到江、浙等地求师。经长期钻研,择善而从,在医理上如对

  • 心圣要言

    见心圣图说要言条。

  • 柑子

    出《开宝重定本草》。即柑,详该条。

  • 阳维脉病

    指阳维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症。《难经·二十九难》:“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相持。阳维为病,苦寒热。”《脉经》卷二:“诊得阴维脉浮者,蹔起目眩,阳盛实,苦肩息,洒洒如

  • 医醇賸义

    综合性医书。4卷。清·费伯雄撰于1863年。作者原撰《医醇》24卷,后毁于兵火。晚年追录约得十之二三,为《医醇賸义》。汇录作者平生治疗心得,分为中风、中寒、三气(暑、热、湿)秋燥、火症、虚劳、关格、咳

  • 膈痰

    痰证之一。又名痰结实。《圣济总录》卷六十四:“膈痰者,气不升降,津液否涩,水饮之气聚于膈上,久而结实,故令气道奔迫,痞满短气不能卧,甚者头目旋运,常欲呕吐。”治宜降气涤痰为主。参见痰证、痰结实条。

  • 荜拨

    出《新修本草》。即荜拨,详该条。

  • 初生热闭

    病证名。《水镜方》:“热闭者,由胎热壅闭不能啼,用小叶葵捣取汁,调熊胆末,抹儿口中。亦可用回气法。”参见初生不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