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初针灸医家。字芑斋。浙江慈溪人。工诗文,善书法,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幼年多病,每留心方术,长为医,以为去病神速,无过于针灸。而针刺、艾火,如审穴不慎必伤筋节、元气。故于“雷火针
【介绍】:见顾欢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小儿药证》一卷,已佚。现有从《医方类聚》的辑本。
见《本草纲目》。为橙子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指肺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肺脉,……滑甚为息贲,上气。”《难经·五十四难》:“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杨玄操曰:“息长也,贲鬲也,言
【介绍】:见陈尧叟条。
出《灵枢·卫气》。即背俞穴。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即本脏自病痉。详该条。
即脏腑的寒证。多因阳气不足,或外寒传里所致。主要证候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痠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或微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