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从六品上。
构成骨盆的骨。即左右髋骨和骶骨。
【介绍】:南宋医家。所撰《胡元质经效方》,为江淮一带医家所推重。
【介绍】:见余士冕条。
【介绍】:见丁瓒条。
【介绍】:见萧埙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介绍】:清代官吏、文人兼医家。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雍正进士,旁通百家,以诗文名,历官辽阳等地。在思恩任官时,当地疫疠流行,曾施方药,因为官不得志,乃归田里行医。撰有《医碥》一书(1751年刊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证名。指肾中元阴或元阳虚衰所致的头痛。《证治准绳·头痛》:“下虚者,肾虚也,故肾虚则头痛。”肾阴虚为主者,症见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治宜滋补肾阴为主,可用六味丸、大补元煎加减。肾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