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花生

山花生

药材名称山花生

拼音Shān Huā Shēng

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

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um(L.)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或小灌木,高1~3米,嫩枝疏被白色长柔毛。茎直立或稍弯,有时近平卧。三出复叶互生,顶端一片较大;叶柄长约2厘米,被柔毛;托叶条状披针形小托叶针形;小叶片倒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1.5~6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浑圆,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白色长柔毛。夏季顶生或侧生总状花序,密缀双生花,花梗长约3毫米;花萼宽钟状,萼齿宽披针形,短于萼筒或等长;蝶形花冠紫红色,长约5毫米。荚果条形,长1.2~2.5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留有弯曲柱基,被有带钩缘毛,具4~7近方形的结荚,节间浅波状。种子圆肾形。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性味苦、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预防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喉痛;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痈疗。

用法用量用量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复方毒蛇咬伤:(1)山花生、铁扫帚(截叶铁扫帚)各等量,晒干、研粉,加少量淀粉压片,每次含生药0.3克。用温开水送服或磨碎冲温开水灌服,每次15~20片,每天2~3次。(2)山花生、白花蛇舌草各3钱,徐长卿吴茱萸各2钱,水煎冲酒服,治青竹蛇、眼睛蛇咬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猕猴桃藤中汁

    药材名称猕猴桃藤中汁拼音Mí Hóu Táo Ténɡ Zhōnɡ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茎中的液汁。化学成分茎含氨基酸,有多量的精氨酸

  • 蓖麻

    药材名称蓖麻拼音Bì Má别名红蓖麻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见“蓖麻子”)、根及叶入药。夏秋采根及叶,分别晒干或鲜用。性味叶:甘、辛,

  • 罗平蓟

    药材名称罗平蓟拼音Luó Pínɡ Jì别名刺盖草、大刺盖、大牛夻口来源菊科罗平蓟Cirsium belingschanicum Petr. ex Hand.-Mazz.

  • 药材名称柿拼音Shì别名柿子、朱果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以果、根、叶入药,柿饼也供药用。根随时可采;秋冬采果。性味果:甘,寒。根:苦、涩,凉。叶:苦

  • 皮袋香

    药材名称皮袋香拼音Pí Dài Xiānɡ别名山枝子、羊皮袋、山辛夷、十里香、山栀子出处本品以皮袋香之名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皮袋香一名山枝子,生云南山中。树高数尺,叶长寸半许,本小末奓,深

  • 孔雀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孔雀草药材名称孔雀草拼音Kǒnɡ Què Cǎo别名小万寿菊、红黄万寿菊、红黄草、小芙蓉花、藤菊来源菊科万寿菊属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以全草入药。

  • 香青

    药材名称香青别名五花草、翅茎香青、午香草、通肠香、萩、籁箫、白冷风、白四轮风来源菊科香青Anaphalis sinica Hance [A. pterocaula (Franch. et Sav.)

  • 肝风草

    《中药大辞典》:肝风草药材名称肝风草拼音Gān Fēnɡ Cǎo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石蒜科植物葱莲的全草。全年可采,多鲜用。原形态葱莲,又名:玉帘。多年生草本。鳞茎灰黄色,内层白色含粘液,直径约2

  • 骆驼脂

    《中药大辞典》:骆驼脂药材名称骆驼脂拼音Luò Tuo Zhī别名驼脂(《丹房鉴源》),驼峰、峰子油(《饮膳正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驼科动物双蜂驼肉峰内的胶汁脂肪。原形态双峰驼,又

  • 苦楝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楝皮药材名称苦楝皮拼音Kǔ Liàn Pí英文名CORTEX MELIAE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