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岩陀

岩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陀

药材名称岩陀

拼音Yán Tuó

别名毛青红、九叶岩陀、毛七、毛头三七、血三七[云南]

来源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ia Hemsl.,以根状茎入药。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调经止痛。用于肠炎,痢疾,痛经,月经过多,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研粉撒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岩陀

药材名称岩陀

拼音Yán Tuó

别名毛青红、红姜(《云南中草药选》),野黄姜(《贵州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鬼灯檠根茎。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同属植物羽状鬼灯檠亦同供药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8厘米。根茎粗壮,紫褐色。茎无毛,不分枝。叶基生并茎生,为羽状复叶,有时最上部茎生叶为单叶;小叶(3~)5~9,侧生小叶均对生,狭倒卵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6.5~18厘米,宽2.4~6.5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牙齿,上面几无毛,下面疏生短柔毛。圆锥状花序长达20厘米;花梗长2.5~4.5毫米,密生短柔毛;花直径6~9毫米;花萼裂片5,粉红色残白色,三角状卵形;无花瓣;雄蕊10,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蒴果紫红色。种子细小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林中阴湿处。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涩。凉。

《云南中草药选》:"苦涩,凉。"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刀伤出血。

①《贵州草药》:"行气,活血调经。治劳伤咳嗽、疼痛,跌打疼痛,月经不调。"

②《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收敛,祛风涅,止痛。治刀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劳伤疼痛:野黄姜、紫金连各五钱,见血飞三角风各-两,大血藤一两五钱,小血藤矮陀陀各二两。泡酒三斤,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两。(《贵州草药》)

②治月经不调:野黄姜、益母草各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刀伤出血:岩陀,研细粉,撒伤口。(《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陀

药材名称岩陀

拼音Yán Tuó

英文名Rhizome of Featherleaf Rodgersflower, Rhizome of Elderleaf Rodgersflower

别名毛青红、红姜、野黄姜、九月岩陀、蛇疙瘩、血三七、毛头七、毛七、毛头三七毛青杠、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岩七、红升麻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鬼灯檠、羽叶鬼灯檠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dgersia sambucifolia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西南鬼灯檠 多年生草本,高80-120cm。根茎粗大呈块状,折断面白色。茎直立,略带紫红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10-28cm,仅基部与叶着生处具褐色长柔毛;基生叶较大,1-4片;小叶5-9片,侧生小叶对生或3-4小叶呈轮生状,小叶倒卵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6-20cm,宽1.7-9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重锯齿,上面被糙伏毛,背面沿脉被柔毛。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长13-38cm;花序分枝长5.3-12cm;花序轴与花梗密被膜片状毛;萼片5,卵状三角形,白色,腹面无毛,背面疏生黄褐色膜片状毛;无花瓣;雄蕊10,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花柱2。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3600m的山坡林下、灌丛、草甸或石隙。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8-25cm,直径1.5-6cm。表面褐色,有纵皱纹,上侧有数个黄褐色茎痕,一端有残留叶基和黑褐色苞片及棕色长绒毛,下侧有残存细根及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粉红色,有纤维状突起及多数白色亮晶小点。气微,味苦、涩,微甘。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15-25列。皮层中偶有根迹维管束。维管束外韧型,大小不一,断续环列,有的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木质部内侧的导管中常含黄棕色物质,束内形成层明显。射线宽窄不一。髓部宽大,髓周有维管束散在,其韧皮部位于内侧,木质部位于外侧。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针晶束。

鉴别(1)根茎横切面加钙红试液,木质部内侧导管中所含黄棕色物质变为红色。

(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置带塞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作供试液,另以岩白菜素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4:2)展开,喷以50%硫酸乙醇液,在105℃烤10min。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绿色斑点。

性味苦;微涩;凉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风湿;收敛止泻。主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贵州草药》:行气,活血调经。治劳伤咳嗽、疼痛,跌打疼痛,月经不调。2.《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收敛,祛风湿,止痛。治刀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木贼

    药材名称土木贼拼音Tǔ Mù Zéi别名木贼(《滇南本草》),纤弱木贼、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节节草、斗眼草、豆根草、锁眼草(《滇南本草》整理本),笔头草

  • 花斑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斑叶药材名称花斑叶拼音Huā Bān Yè别名粪虫叶来源葡萄科花斑叶Cissus javana DC.[C. discolor Vent. ex Planch.],以全

  • 土中闻

    药材名称土中闻拼音Tǔ Zhōnɡ Wén别名鸡脚参、象牙参、鸡脚玉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土中闻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有粗壮肉质的根茎,5~6

  • 红杉

    药材名称红杉拼音Hónɡ Shān来源松科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以树干内皮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用

  • 蘡薁藤

    药材名称蘡薁藤拼音Yīnɡ Yù Ténɡ别名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

  • 水茄冬叶

    药材名称水茄冬叶拼音Shuǐ Qié Dō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

  • 震天雷

    药材名称震天雷拼音Zhèn Tiān Léi别名九牛造、九牛七、翻天印、柳州七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震天雷Euphorbia hylonoma Hand.-Mazz.,以根入药。秋季

  • 豆瓣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瓣香药材名称豆瓣香别名千年矮、豆瓣叶、山桂花来源木犀科豆瓣香Osmanthus delavayi Franch.[Siphonosmanthus delavayi (Franch

  • 毒芹

    药材名称毒芹拼音Dú Qín别名走马芹、野芹菜花来源伞形科毒芹属植物毒芹Cicuta virosa L.,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鲜用。性味辛、微甘,温。有大毒。功能主治外用拔毒,

  • 木蜡树根

    药材名称木蜡树根拼音Mù Là Shù Gēn别名野漆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Toxicodendronsylvestris(Sieb.etZucc.)O.Kuntze的根。拉丁植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