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阴盛已极,不能与阳气相交的脉象。表现为寸口脉大于人迎脉的四倍。《素问·六节脏象论》:“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②病名。小便不通,由于热结下焦,气化障碍、故阴窍关闭。参见关格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天窗。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疡科心得集条。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参见太医院条。
出《华佗别传》。即铍针。见该条。
腋窝中的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腋下毛美。”
出《本草经集注》。即白头翁,详该条。
病证名。又作血虚眩晕。《症因脉治·内伤眩晕》:“血虚即阴虚也,形体黑瘦,五心常热,夜多盗汗,睡卧不宁,头面火升,则眼花旋转。火气下降,则旋晕亦止,不比外感之常晕不休,不比痰火之暴发暴作,此血虚眩晕之症
①指脾的阴阳五行属性及生理、病理特点。脾胃于五行属土,但脾为脏而属阴,主运化水谷,脾气易为湿浊所困,故称其为湿土。《血证论》卷一:“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脏腑,……若湿气太甚,则谷亦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