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银海精微》卷下方。知母、茺蔚子各三两,防风、细辛、桔梗、茯苓、大黄、芒硝各一两。水煎,食后服。治花翳多年不退。②《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方。知母、茺蔚子、车前子各二两,黄芩、桔梗、大黄、五味子各一两
出《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即趺蹶。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翼方》:“鼻交頞中一穴……亦宜灸,然不如针。此主癫风,角弓反张,羊鸣,大风;青风,面风如虫行,卒风,多睡健忘,心中愦愦,口禁倒不识人;黄疸,急黄,八种大风,此之一穴,皆主之。”无具体
方书名。15卷。元·僧人继洪辑。刊于1283年。作者参阅多种医著,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分中风、中气、中暑、中湿等48门病证。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封君达条。
与“阴中有阳”同指阴阳之间的互相包含和互根互用关系。出《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是一相对概念,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划分,而且两者互根互用,故阴阳只是相对而言,不能绝对划定。如从阴阳的相对性和多层次性而言,
《原机启微》卷下方。升麻、苍术、炙甘草、桔梗、柴胡、防风、黄连、黄芩、黄柏、知母、生地黄、连翘、羌活各半两,细辛二钱,藁本四钱,川芎一两,当归尾七钱,龙胆草三钱。为粗末,每服七钱,水煎,去渣热服。治目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脚发。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