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恐膈

猜你喜欢

  • 一号黄药

    见《红河中草药》。为大黄药之别名,详该条。

  • 牙齿草

    见《滇南本草》。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 胎病风痰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小儿晕卧,动则作呕,吐泡沫粘液,言语不利,或发癫痫等症。由于儿在胎中,孕母恣食油腻煎炒,影响脾肺功能,产生风痰所致。宜用清热凉膈、消风化痰之剂。

  • 肝经湿热带下

    带下证型之一。多因肝郁久而化热,犯脾聚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伤冲任带脉所致。症见带下淋沥不断,色黄或赤白相兼,粘稠味臭,胸乳胀闷不舒,精神抑郁易怒,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尿色黄等。治宜泻肝清热,利湿

  • 孔行舟

    【介绍】:见孔广福条。

  • 开鬼门

    出《素问·汤液醪醴论》。鬼门,指汗孔。开鬼门,即汗法。详该条。

  • 夜兰茶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 山扁柏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 罗敬夫

    【介绍】:见罗知悌条。

  • 肝热搐搦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肝常有余,肝热易发搐作搦,脉洪实者,为热胜,宜泻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