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儒门事亲》:“因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脉不行。”详见乳汁不行条。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产妇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
书名。江苏新医学院编。分上、中、下篇。上篇为中医基础,分述阴阳、脏腑经络、病因、诊法、辨证、治法、药物及方剂;中篇为中医临床,介绍内科、儿科、妇科、外科、伤科、五官科多种疾病;下篇针灸和新医疗法,包括
眼科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赤丝虬脉、白睛乱脉。多因受邪日久,白睛血络瘀滞所致。常见气轮丝脉赤乱,纵横分布,粗细疏密不等,自觉眼涩不爽,或微泪羞明。类今之慢性结膜炎。多见于椒疮、栗疮等,或长期
其作用可以替代艾灸的一种膏药。《杨氏家藏方》(宋·杨倓)载:“替灸膏治下焦虚冷,真气衰弱,泄利腹痛,气短,……附子一两,吴茱萸、马兰花、蛇床子三味各一分,木香一钱,肉桂去粗皮二钱,右件为细末,每用一大
【介绍】:见李助。
出《生草药性备要》。又名豆稔干。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Hassk.的果实。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甘、涩,平。养血止血,涩肠固精。治贫血,神经衰弱,
古病名。又名心脏中风。指风邪入中于心经而致的症候。主症为发热,不能起,或但偃卧不可倾侧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
【介绍】:见李延昰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七。即左金丸,见该条。
病名。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者。多由肺胃热蕴,复感风热,痰毒邪火上冲所致。症见颌下及两侧红肿疼痛,连及口底及咽喉,妨碍饮食,身发寒热(《中医喉科学讲义》。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