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发背

手发背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手背发手背毒手疣手背疔,俗名蜘蛛背。此证生于手背中渚液门二穴。属手三阳经,由风火与湿凝滞而成。初起形如芒刺,渐觉疼痛,若高肿红活,焮热溃速者为痈;若漫肿坚硬,无红无热,溃迟者为疽。凡溃后筋骨露者难愈。宜服活命饮黄芩黄连、山栀、桔梗升麻;有表证者羌活散汗之;有里证者内疏黄连汤清之。外用梧桐叶、紫地丁各等分研细末调敷,或用柿根膏外敷。属手背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猜你喜欢

  • 补肾纳气

    补法之一。治疗肾虚不能纳气的方法。气主于肺而根于肾,肾虚不能摄纳,则见气短气促、吸气困难。用党参、胡桃肉、补骨脂、山萸肉、五味子、熟地、龙齿、磁石、海龙、海马等药。

  • 重订傅青主女科

    见世补斋医书条。

  • 累属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命门。见该条。

  • 盘肠似内钓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即小儿盘肠气痛,表现有干啼,额上汗出者。多因小儿肠胃脆弱,突为寒气所搏而成。治宜利气散寒。用金铃子散加减(《幼科发挥》)。

  • 元珠膏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木鳖子肉十四个,斑蝥八十一个,柳枝四十九寸,甲片三钱,草乌一钱,麻油二两。共浸七日,文火炸枯去渣,入巴豆仁三个煎至黑,倾于钵内研如泥,加麝香一分搅匀成膏,外敷患处

  • 杜龙

    出《吴普本草》。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 脏腑蓄热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小儿血脉壅实,脏腑蓄热,颊赤口渴,五心烦热,睡不安,惊搐,宜四顺清凉饮。泄泻不止,加煨木香;小便不通,加灯心,木通。

  • 禁疮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指痘疹初出,或一、二点,见于隐僻辏节、四肢之间。古人认为此疮一出,则其痘疮不得宣发成浆,故称禁疮。分胃禁、火禁、水禁、风禁、寒禁。详各条。

  • 王子固

    【介绍】:见王文之条。

  • 臂骨折断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前臂尺、桡骨骨折。详见臂骨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