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指痈发于喉之两旁,夹喉而生,故名。多由肝胃火毒上炎所引起。《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夹喉痈生喉两旁,肝胃毒热发其疮,疮与结喉痈同治,尤嫌痰壅不时呛。”治宜解毒、清热、消肿。方用仙方活命饮、
即湿遏热伏。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即三十六丁。见该条。
病证名。指因水土不习惯而发生的水肿。《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不伏水土者,言人越在他境,乍离封邑,气候既殊,水土亦别,因而生病,故云不伏水土。病之状,身体虚肿,或下利而不能食,烦满气上是也。”《医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冲阳,见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冲,见该条。
【介绍】:参见阎纯玺条。
见《中药志》。为鼠妇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柯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