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火,指正常的阳气;气,指气机,即各种机能。少火有生发气机、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医学正传》卷一:“少火生气
即尾骶骨。详该条。
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等。下连气管、食道。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为脾之外窍,脾胃功能调和,则口食知味,唾液分泌正常。《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口唇、舌与喉咙、会厌等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多骨疽,即附骨疽。见该条。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见痘疹金镜录条。
出《伤寒论》。指睡眠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即鼾。详该条。
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针灸大成》:“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多因患者精神紧张,操作失当,患者体位移动,或留针时间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介绍】:参见钱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