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拘挛

拘挛

证名。出《素问·缪刺论》。一作痀挛。多因阴血本亏,复由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筋脉,或瘀血留滞所致。以四肢多见。其状牵引拘急,活动不能自如。《杂证会心录·挛症》:“拘挛属肝,肝主身之筋也。古书有风寒湿热血虚之不同,然总不外亡血,筋无荣养则尽之矣。盖阴血受伤则血燥,血燥则筋失所滋。……且精血不亏,虽有邪干,亦决无筋脉拘急之病。而病至坚强,其枯可知。治此者,必先以气血为主,若有微邪,亦不必治邪,气血复而血脉行,邪自不能留。”《医述》卷十二:“拘挛则急多缓少,寒多热少,经谓寒则筋挛是也。其治莫如养血温经,使阳气以和柔之,阴津以灌溉之。”并可参用祛风湿、通经络等法。参见条。本证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肌强直症等疾患。

猜你喜欢

  • 侧柏子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柏子仁,详该条。

  • 葫芦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 陈嘉谟

    【生卒】:1486~1700【介绍】:明代医家。字廷采。祁门(今安徽祁门)人。长于本草,晚年曾以七年功夫,五次易稿,编成《本草蒙荃》一书,用对语体裁对药物产地、性味、采集、储藏、辨别、使用方法等方面,

  • 大便难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营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

  • 黄帝内经素问

    即《素问》。详该条。

  • 眉丛

    聚集的眉毛。

  • 偏荷枫

    见《江西草药》。为枫荷梨之别名,详该条。

  • 泻脾大黄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方。大黄(微炒)、炙甘草、黄芩、麦门冬(去心)各一两,枳壳(麸炒)、半夏(汤洗去滑)、陈皮、前胡各半两,赤茯苓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匕,加生姜(枣大)一块,水煎,去渣服。治脾实胸中

  • 呷咳

    病名。即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详呷嗽条。

  • 发生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木运太过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木曰发生。”谓木气盛则宣发生气,万物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