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按法

按法

①刺法名。本法历代医家所述不一,如《针经指南》:“以手捻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是也。”《针灸问对》:“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那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助其气也。”系指捻针时以手指按压穴位的方法,用于补法。《针灸大全·金针赋》:“重沉豆许曰按。”《医学入门》明确指出:“按者,插也。”今多从后说。②推拿手法名。出《素问》。又名抑法。用手指、手掌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按压穴位。有活血止痛,开通闭塞等作用。《素问·举痛论》:“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厘正按摩要术·按法》:“按而留之者,以按之不动也。按字从手从安,以手探穴而安于其上……以言手法,则以右手大指面直按之,或用大指背屈而按之,或两手对过合按之,其于胸腹则又以掌心按之。”

猜你喜欢

  • 无时泪下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谓目无病故,时常如哀如悲,泣下沾襟……,盖肾水不足,肝气渐弱,液道不固,一也;膏血耗伤,津液不洽,虚火内迫,二也。清冷者其常,间有热而浑者,乃正为邪沴,……。

  • 疮疡作渴

    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一。指患疮疡兼见口渴欲饮者。《外科枢要》:“疮疡作渴若焮痛发热,便利调和者上焦热也,用竹叶石膏汤;肿痛发热大便秘涩者内脏热也,用四顺清凉饮;焮肿痛甚者热毒蕴结也,用仙方活

  • 假搐

    病证名。①指外感寒邪,客于肌表,小儿体弱不胜其邪,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方论》)。②病虽见搐抽者,目上视,但牙关不紧闭,口无痰涎者,为“假搐”(《东医宝鉴》)。③“发热抽掣,少时掣定,神气清爽,能

  • 鼻干

    证名。见《素问·热论》。为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由风热所致者,症见头痛发热,鼻内干燥,脉浮。治宜辛凉解表,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由肺燥所致者,症见鼻燥、鼻咽干、无涕,唇口干渴;或伴有干咳、咯血,舌红,苔干

  • 麦花散

    《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五方。大麦曲、芫花(醋浸一宿,煮干,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食后柳枝煎汤调下。治肺气胀实,喘急胸满。

  • 肾水不足

    同肾阴虚。详该条。

  • 风疰

    病名。①《经效产宝》卷中:“产后中风,腰背强直,时时反张,名风疰。”此病不宜当真中风治,可用华佗愈风散(荆芥穗一味,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童便调,以鼻饲投药)。②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即风注,

  • 小青胆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 精伤

    指精气、精血耗损的疾患。《灵枢·本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参见肾伤条。

  • 升麻龙胆草饮子

    见《原机启微》卷下。即龙胆饮子,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