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断肠草

断肠草

药材名称断肠草

拼音Duàn Chánɡ Cǎo

别名钩吻、大茶药、大炮叶、黄花苦蔓、黄猛菜

来源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胡蔓藤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以根、叶全草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叶、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毒性本品含多种极毒的钩吻碱,误食能致命。中毒后引起晕眩,咽、腹剧痛,口吐白沫,瞳孔散大,下颚脱落,肌肉无力,心脏及呼吸衰竭而死亡。抢救方法: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早期要洗胃,保温,人工呼吸,使用兴奋药。

民间抢救方法

·鸭毛蘸花生油拭咽喉催吐,吐后再灌服花生油1小杯;

·新鲜鸭血鹅血1大碗灌服;

·鸭蛋3个,取蛋清调花生油灌服;

·鲜马尾松树梢8条(去叶),韭菜(全草)1把,铺地蜈蚣(马鹿角)0.5~1两。共捣烂,冲水半碗,取滤液服;

·蕹菜根、茎(去叶)1斤,捣烂绞汁内服;

·鲜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

·金银花连叶捣烂榨汁拌红糖灌服。

性味苦、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杀虫止痒。外用治皮肤湿疹,体癣,脚癣,跌打损伤,骨折,痔疮,疔疮,麻风。还可杀蛆虫、孑孓。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注意禁止内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槠子

    《中药大辞典》:槠子药材名称槠子拼音Zhū Zǐ别名株子(《饮膳正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种仁。原形态①苦槠又名:血槠(《纲目》),槠栗。常绿乔木,高5~10米。枝条稠密;

  • 金瓜

    药材名称金瓜拼音Jīn Guā别名老苦瓜、野鼠瓜、天花粉、老鼠瓜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金瓜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petalum chinense(Lour)Merr.[Eoon

  • 獐骨

    《中药大辞典》:獐骨药材名称獐骨拼音Zhā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药性论

  • 长刺卫矛

    药材名称长刺卫矛拼音Chánɡ Cì Wèi Máo别名刺果卫矛、扣子花、岩风来源卫矛科长刺卫矛Euonymus wilsonii Sprague,以根入药。生

  • 牛背鹭

    药材名称牛背鹭拼音Niú Bèi Lù英文名bittern别名黄头鹭、尼鹭、家畜鹭鸶、红头鹭、畜鹭、红头官、放牛郎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鹭科动物牛背鹭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水麻根

    药材名称水麻根拼音Shuǐ M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penduliflora Wedd[B.macrophylaD.Don]采收和

  • 鲢鱼

    《中药大辞典》:鲢鱼药材名称鲢鱼拼音Lián Yú别名鲸鱼、白鱮(《埤雅》),白脚鲢(《医林纂要》)。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鲢鱼的肉。原形态体侧扁,呈纺锤形,腹部狭窄,从胸部至

  • 臭黄荆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黄荆药材名称臭黄荆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别名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臭黄荆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

  • 皱巴坚螺

    药材名称皱巴坚螺拼音Zhòu Bā Jiān Luó别名天螺、圆螺来源药材基源:为肋齿螺科动物皱巴坚螺的贝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aena cicatricosa(Muller)采收和储藏:春、

  • 酒饼叶

    《中药大辞典》:酒饼叶药材名称酒饼叶拼音Jiǔ Bǐnɡ Yè别名山橘叶(《岭南采药录》),狗牙花(《中国树木分类学》),鸡爪校(《陆川本草》),宝塔子、鸡爪香、鸡爪兰(《南宁市药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