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子
【介绍】:
见程国彭条。
【介绍】:
见程国彭条。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医家。继唐·刘禹锡撰《传信方》之后,撰有《续传信方》十卷,佚。又撰有《婴孩方》10卷(见《宋史·艺文志》)。
即腋窝。详该条。
即泡服。详该条。
即咽干。《素问·热论》:“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属于虚者,少阴液亏,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虚则嗌干,治宜补肾养阴。属于实者,多系肺胃火炽,灼伤津液,咽嗌失于濡养所致,治宜清火、养阴、利
病名。发于腋下之无头疽。《灵枢·痈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又名腋疽、疚疽,由肝脾二经气血凝滞而成。初起一核,漫肿坚硬,皮色如常。不热不疼,日久将溃始转红色,微热疼痛。初宜内服柴胡清肝汤加乌
见《本草纲目》。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见《常用中草药配方》。为紫葳茎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即槟芍顺气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