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暑痫

猜你喜欢

  • 足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本络脉发生病变,可见气逆烦闷,实则小便不通;虚则腰脊疼痛。

  • 青刚皮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橡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 脑骨伤

    病名。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脑骨包括囟骨、颠顶骨、凌云骨、山角骨、后山骨等。多因跌打、碰撞等暴力所致。一般常有头颅骨折和脑髓损伤。伤处可伴有局部肿胀,甚则颅骨凹陷,眼结合膜出血,或流出脑脊液,昏睡不

  • 正黄疸

    病名。《症因脉治》卷三:“正黄疸之症:食已即饥,遍身俱黄,小便或赤或不利,憎寒壮热,身体如肿。”多由脏腑积热,并于脾胃之间,外因风湿相搏,闭郁腠理,湿热熏蒸,盦而成黄。如见表证脉浮,可用汗解,桂枝黄芪

  • 顶门疽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顶门痈。详该条。

  • 呆病

    病名。癫病的别称。《石室秘录》卷六:“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也,如饥而悠悠如失也。意欲癫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时睡数日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有时将己身衣服密密缝补,有时将他人物件深深藏掩。与人言则煎语而

  • 妇人大全良方

    书名。见妇人良方条。

  • 耳后疽

    病名。生于耳后摺缝间之疽。①见《外科大成》卷三。又名参发颐。多因三焦风毒,兼胆经火邪上炎而成,初起如粟,渐增肿痛,小者如杏,大者如桃。若红肿有头,发热易溃,脓稠者为顺;若黑陷坚硬,抽痛引脑、颊及肩,不

  • 单方

    用简单的药味组成的方剂。针对主证治疗,取其力专而效速。如甘草绿豆汤治毒菌中毒。又单味药亦称单方,如半边莲煎剂驱除腹水等。

  • 红根仔

    见《福建中草药》。为星宿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