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学》。为九节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外科医生。履贯欠详,善治疽症。
证名。出《灵枢·五癃津液别》。指腰部疼痛连及背部之症。多因肾气虚弱,风寒侵袭所致。治宜补肾祛邪。可用独活寄生汤、菊花酒。若久坐则腰背作痛,可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参见腰痛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参见胞衣不下条。
见《本草拾遗》。为壁钱幕之别名,详该条。
出《集韵》。即五谷虫,详该条。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症因脉治》卷一方。胆南星、制半夏、茯苓、橘红、甘草、海浮石、香附。水煎服。治闪伤腰痛,痰涎停注者。若虚寒者,加生姜、肉桂;内热者,加栀子、黄柏;大便秘结者,加枳壳、玄明粉。
舌苔老黄而中有黑刺。乃脏腑热极之候。杂病为实热里结;外感为邪已传里、邪毒内陷已深。宜白虎汤、大承气汤,交替间服至苔刺退净。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注《太上黄庭外景经》,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