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易简方》。为罂粟壳之简称,详该条。
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川乌、草乌、天南星、肉桂、土鳖虫、冰片、薄荷脑、松节油、蜈蚣、乌梢蛇、羌活、防风、芥子、独活、当归、醉仙桃、头发、马钱子、麻黄、巴豆、白芷、红花、三棱、桃仁、蜣螂虫、红丹、植物油
见《中医方药学》。即玉米轴,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下巨虚,见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可因情志之火内发,或因六淫内郁化火,或过食辛热,过服温补而致。症见心中烦热,焦躁失眠,口舌糜烂疼痛,口渴,舌红,脉数,甚则烁伤肺阴而见咯血、衄血等。治宜清心泻火,或兼凉血。
见《黑龙江中药》。为大叶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已佚。
【介绍】:见高斗魁条。
【介绍】:见黄竹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