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太医署中一种职称。署中共设24名药童,其职责为协助主药整理药品,官阶从八品下。
见《外科启玄》卷二。婴孩气血未充,筋骨未坚,脾胃脆弱,若患痈疽,宜用内托、内疏和缓之药,不可用峻猛之剂。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医论著作。4卷。清·章楠撰于1825年。内容有六气阴阳论、太极五行发挥等30余篇论文,杂论医理、诊法及内、儿各科病证证治,并附医案。作者自称要阐明医理、评论诸家之流弊,以警当世。在论述中,结合个人临床
孕妇纯赤舌。多见于温热病素体阴血不足者,治宜养阴清热以安胎(见《伤寒舌鑑》)。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考》。即经来下肉胞。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老鸦糊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即蛇葡萄,详该条。
刺法术语。与“推而纳之”对举。《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动而伸之,是谓泻。”意指针刺得气以后,将针转动向上抽引,这是针刺泻法操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