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杜楝

杜楝

药材名称杜楝

拼音Dù Liàn

别名海南杜楝、钮扣丹、手拳灵。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杜楝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aea pubescens Helle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杜楝 灌木,高2-3m。枝下垂,褐色,有条纹。单叶互生;叶柄长达上1cm,被绒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稀近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钝齿,稀浅波状,两面疏被柔毛,幼时尤甚。花两性,总状花序腋生、总花粳极短,呈伞房花序式,有花4-5朵,被绒毛;花梗较长;花萼短,舟状,外面被绒毛,5齿裂,裂齿三角形;花瓣5,白色,线状匙形,长3-4.5cm,宽5-6mm,先端急尖;雄蕊10,花药着生于雄蕊管裂齿之下,雄蕊管长而窄,4-9裂,裂片较花药长1-2倍,通常再2深裂,无毛;花盘包围子房基部;子房短,花往长,伸出雄蕊管外,柱头瓶状。蒴果球形,直径1-1.5cm,无毛,具5种子。种子长椭圆形,通常弯曲如新月状,长约7mm,宽约3mm。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或近海边的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尿烧

    药材名称马尿烧拼音Mǎ Niào Shāo别名按骨木(《黑龙江中药》),本巴木(《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毛接骨木的根、枝叶。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5~6米

  • 豹皮菇

    药材名称豹皮菇拼音Bào Pí Gū别名豹皮香菇、白香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洁丽香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ntinus lepideus Fr.[Agaricus lepideus

  • 蒲棒

    药材名称蒲棒拼音Pú Bànɡ别名蒲棰、蒲厘(《本草图经》),蒲槌(《本草衍义》),水蜡烛实(《广东新语》)。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穗(药用其

  • 蔓荆子

    《中国药典》:蔓荆子药材名称蔓荆子拼音Màn Jīnɡ Zǐ英文名FRUCTUS VITICIS别名白背木耳、白背杨、水捻子、白布荆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 茅香花

    药材名称茅香花拼音Máo Xiānɡ Huā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茅香的花序。夏季采集。原形态茅香(《本草拾遗》),又名:香麻(《本草图经》),香茅(《纲目》),香草。多年生草本。

  • 化血胆

    《中药大辞典》:化血胆药材名称化血胆拼音Huà Xuè Dǎn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黑蒴的全草。秋、冬采收。原形态矮小草本。全株被粗毛。单叶对生,卵圆披针形或披针

  • 丽春花果实

    药材名称丽春花果实拼音Lì Chūn Huā Guǒ Sh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罂粟科植物丽春花的果实。化学成分种皮含吗啡、那可汀、蒂巴因。种子含油47.6%,油中含亚麻酸67

  • 荷叶

    《中国药典》:荷叶药材名称荷叶拼音Hé Yè英文名FOLIUM NELUMBINIS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

  • 野凤仙花

    《中药大辞典》:野凤仙花药材名称野凤仙花拼音Yě Fènɡ Xiān Huā别名假凤仙花、假指甲花(《陆川本草》)。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

  • 合树菌

    药材名称合树菌拼音Hé Shù Jūn别名薄皮纤孔菌、桂花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稀针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onotus cuticularis(Bull.ex Fr.)K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