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翳

气翳

病名。多由肝经风热湿热,郁久伤阴瘀血凝滞所致。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目赤眵泪都可,但青睛(即黑睛)如浊烟笼罩,色泽欲死,甚者若混镜呵气,不能照人面目,从侧面视之,始隐隐微见金井(即瞳神),……分明是外障,而风轮光滑,无障可去,故曰气翳。”类今之角膜实质炎。内治:肝经风热者,宜祛风清热,平肝退翳,用地黄散加减;热甚血瘀者,宜清热泻火,活血祛瘀,用龙胆泻肝汤加丹皮赤芍红花阴虚湿热者,宜养阴清热除湿,用甘露饮重加土茯苓外治:以退障为主,可点磨障灵光膏

猜你喜欢

  • 简易医诀

    书名。4卷。清·周云章撰于1909年。本书以三言歌诀形式,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杂病、女、儿、外科等类病证。作者以三言歌诀形式论病、论治、论方。歌诀后有详细注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引用各家

  • 桑寄生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六方。桑寄生、羌活、防风、白术各三两,杜仲、续断、赤芍药、薏苡仁、当归、独活、茯苓各二两,苍术四两,红花五钱,川芎八钱,木瓜三两六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三钱。治脚气。

  • 医阶辨证

    书名。1卷。清·汪必昌撰于1810年。本书对病状相同而病因不同的内外诸证加以辨析,阐述各病的要点,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但对有些病证,分析鉴别过于简略,或只是病名解释,是为其不足之处。原系抄本,后收入《

  • 上巳菜

    见《闽东本草》。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 乌牛子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丝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 协热下利

    病证名。见《卫生宝鉴·补遗》:“协热下利,脐下热,大便赤黄,或有肠垢者,治用仲景黄芩汤。”参见热泻、火泄条。

  • 眼棱

    解剖部位名。见《原机启微》。即眼弦。详该条。

  • 齿槁

    牙齿枯槁。①由于肾火蒸腾,使肾水枯竭所致。《素问·痿论》:“肾热者,色黑而齿槁。”②衰老象征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③热病若见齿槁,则为热邪熏蒸之象。治宜清泻热毒

  • 益气疏风汤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方。升麻、甘草、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药、桔梗、黄芩、麦门冬、前胡、青皮、葛根、紫苏、连翘、防风、白蒺藜。水煎服。治缠喉风,喉瘤等证。

  • 玉海

    即膀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