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银粉

猜你喜欢

  • 纳气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虚脱大证,上气喘急,真气浮散,不得归元,诸药莫效,用吴茱萸五分、胡椒七粒、五倍子一钱,研极细末,酒和作饼,封肚脐,以带扎之,其气自顺。”

  • 腕骨

    ①骨名。①又名壅骨、虎骨、束骨。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共八块(古称六块),其中豌豆骨系生长在肌腱内的籽骨,其他七块借许多韧带相连成一整体,上接桡骨,下接掌骨。②指第一跖趾关节骨突。《灵枢·本

  • 疏法

    推拿手法名。即梳法。见该条。

  • 陈宅之

    【介绍】:元代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与其父陈瑞孙同著《难经辨疑》,已佚。

  • 小儿瘕

    病证名。由血瘀阻滞经络而成。症见寒热如疟,胸隔郁闷,腹中积块,或聚或散,痛亦时上时下,能食而肌肉不生。治宜和血散结之剂。

  • 昌阳之脉

    指阴蹻脉。《素问·刺腰痛论》:“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王冰注:“昌阳之脉,阴蹻脉也,阴蹻者,足少阴之别也。”

  • 胎实不安

    病证名。指因邪气盛实所致的胎动不安。《叶氏女科证治》卷二:“胎实而不安者,惟其素本不虚,而或多郁滞者有之,治宜开之导之,若呕吐不止者,参橘汤(人参、陈皮、麦冬、白术、厚朴、茯苓、炙甘草、淡竹叶、姜),

  • 元希声

    【生卒】:八至九世纪【介绍】:唐代医家。撰有《行要备急方》一卷。《外台秘要》记载:元希声为元侍郎(唐宫庭主管医疗等的官员),曾集有《张文仲疗诸风方九首》。

  • 手针疗法

    针刺手部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用短毫针在选定的部位上,快速进针,但不可刺伤骨膜,给予中强刺激后,留针5~15分钟,并可加用电针。本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疾患的治疗,如关节扭伤,风湿

  • 牙蕈(xùn 迅)

    病名。系指牙龈肿硬如蕈状。见《外证医案汇编》卷二。牙蕈形似核桃,坚硬,由心胃之火煎熬而成,不可针破,否则失血难痊,宜耐性调理。治宜清胃泻火,消肿散结。可选用皂角刺、穿山甲、当归、川芎、黄芩、栀子、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