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洋虫

洋虫

《中药大辞典》:洋虫

药材名称洋虫

拼音Yánɡ Chónɡ

别名九龙虫(《纲目拾遗》)。

出处《药性考》

来源为拟步虫科昆虫洋虫全虫

原形态身体长椭圆形,长6毫米,暗黑色,有光泽,触角、口器、足红黑色。头散布颇密的小刻点,前端有横洼,两僻有小窝。眼颇大。触角粗,4~10节宽过于长,末节略较窄,较长,几乎呈圆形。前胸短,宽过于长,并不窄于鞘翅,前端窄,两端近基部略缩窄;背面两侧略洼,前端中间有时有小窝;后缘两端有宽而浅的凹;后角钝直角形,前角钝。小盾板钝倒卵形,散布极小刻点。鞘翅颇细长,刻点行细,行间有颇密刻点。腹部刻点密。成虫寿命约3个月。

生境分部分布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南太平洋菲吉群岛及我国海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有饲养。

性味《纲目拾遗》:"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温中理气。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心胃气痛,噎膈反胃。

①《药性考》:"活吞数枚,止血,(治)劳怯。"

②《纲目拾遗》:"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脏,健筋骨,去湿搜风,壮阳道,治怯弱。""治老人不寐,茯苓引;小儿夜啼,朱砂引;女童夜溺,枸杞引;少妇阴寒,附子引;痈疽发背,沉香末引;舌燥作渴,麦冬引;眼目闭痛,甘草引;耳鸣耳聋,当归引;感冒风寒,防风引;中湿瘟毒,苍术引;跌打损伤,全蝎引;酒醉伤人,葛花引;怒气伤人,沉香引;绞肠痧痛,青蒿引。以上诸症,俱用虫十四个,好陈酒冲服。"

用法用量内服:生吞、研末或入丸剂。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五劳七伤:白茯苓三钱,洋虫七个。捣烂。每日空心酒冲服,以复元为止。

②治劳嗽:牛骨髓三钱,核桃肉三钱。共为末,入洋虫七个,再捣为丸,每丸三钱。每日五更衔化一丸。

③治吐血不止,喘息燥热:古墨研浓,贝母三分(研末),洋虫七个。陈酒冲服七次。

④治哮喘:洋虫九个。薄荷汤送。

⑤治胃痛心疼:洋虫七个。木香末冲酒服。

⑧治气痛:洋虫九个。槟榔汤送。

⑦治反胃膈食:生姜七片,装布袋内,入粪坑浸七日,取起,清水洗净,埋土中,一层姜,一层土,七日取起,用阴阳瓦焙干为末。每次一分,用洋虫七个,冲酒服三次。

⑧治伤食:洋虫九个。姜汤送。

⑨治膨胀:洋虫二十四个。薄荷陈皮汤送。

⑩治痢疾:白痢用红糖,红痢用白糖,陈酒冲洋虫七个服。

⑾治中风不语:洋虫二十四个。薄荷、灯心汤送。

⑿治风瘫:洋虫九个。木香汤送。

⒀治急慢惊风:洋虫九个。薄荷杏仁汤送。

⒁治小便不适:灯心、车前各七根,洋虫七个。陈酒冲服。

⒂治梦遗,白浊,血淋,白带;芡实三钱(微炒,研末),白果五枚(去皮、心)。先将药捣烂,再加淫羊藿二钱(去边),广皮二钱,韭子三钱同煎。用洋虫七个,酒冲服。

⒃治经水不调:香附陈皮、益母草当归,元胡索各八分。水煎和酒冲洋虫七个服之。久远者连服数次。

⒄治疟后寒热不调:洋虫七个。未发之先,冲酒服三次。

⒅治无名肿毒:洋虫十六个。陈酒送,五更服。

⒆治打伤:洋虫九个。黑枣薄荷汤送。

⒇治刀斧伤:洋虫捣敷。(选方出《纲目拾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洋虫

药材名称洋虫

拼音Yánɡ Chónɡ

英文名insect

别名九龙虫

出处出自《药性考》。《纲目拾遗》:洋虫,出外洋,明末年始传入中国;或云出大西洋,康熙初年始有。此物形如米蛘子,初生蚁,如小蚕,久则变黑,如豆瓣,有雌雄,今人用竹筒置谷花饲之。性极畏寒,天冷须藏之怀袖中,夜则置衾褥间,否则冻死。极蕃衍,有饲以茯苓屑、红花、交桂未者,则色红而光泽可爱,入药尤良。

来源药材基源:为拟步虫科动物洋虫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rtianus dermestoides (Chevrolat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可用筛集法或甜食诱捕法。收集后用清水洗净,热水烫死,然后晒干或烘干;亦可鲜用。

原形态洋虫,全体长椭圆形,长4-6cm,宽1.5-1.9mm。头部和前胸背板黑色,鞘翅黑棕色。上唇、触角棕褐色。胸部腹面、足及腹部腹面深棕褐色。头顶密布小刻点,着生白色短小的毛,复眼甚大,由许多圆珠状突起的小眼组成,头部小。触角着生于额之下,复眼的前方,触角上着生许多白色短毛。前胸背板矩形,密布小凹刻点和白色短毛,小盾片三角形,红棕色。两鞘翅外缘下垂内折,后缘向下弯,内折处有许多小刻点。每个鞘翅有8条由刻点组成的纵线,各线几乎平行。足部侧扁,腿节腹面有一纵的深沟,与胫节恰似一把铡刀状。跗节5节。胸腹板和腹板具小刻点和白色短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粮仓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海南、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均有饲养。

栽培生活习性,洋虫生活周期短,卵孵化为幼虫,经蛹再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约3个月。怕冷怕热,生活温度范围在10-40℃之间.喜甜食.养殖技术,洋虫养殖技术比较简单,一般用木箱饲养,箱高10cm,宽30cm,长50cm。箱底铁钉丝网,网孔2-3mm,箱内镶铁皮或玻璃,防虫逃跑。先在箱底铺一张纸,成虫产卵产在纸上。每日要投入1-2次饲料。洋虫成虫投放数量要适当控制,不宜过多。洋虫卵期短,约为5天。所以每隔5-7天要筛卵1次。筛卵时首先要将箱中的饲料和碎屑筛掉,避免箱内留有卵虫或幼虫。然后将卵纸一起搬到孵化箱中进行孵化。孵化箱底是木板,卵纸要分层铺放,用木条隔开,以透空气。卵上铺一层菜叶,5天之内即可全部孵化成幼虫。然后将卵纸全部抽出。幼虫生长发育早期(1-2龄)可不加饲料,只放菜叶,随着幼虫的生长,逐步添加饲料。幼虫饲料配方为:玉米面40%,麦粉40%,花生饼粉10%,麦麸10%;其他如复合维生素B0.1%,维生素C0.05%,土霉素0.03%,苯甲酸钠0.3%。此外,还可加花生米、熟地瓜片和饼干等。洋虫幼虫化蛹后可不必检出,待蛹羽化成虫后,上面盖一纸片,供成虫爬上,再将纸片一卢移至产卵箱中饲养产卵。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活血止痛;祛风除湿。主心胃气痛;腹胀吐泻;跌情报检索损伤;半身不遂;肢体痿痹;劳伤咳嗽;月经下调;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入丸剂,3-9个。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五劳七伤:白茯苓三钱,洋虫七个。捣烂。每日空心酒冲服,以复元为止。②治劳嗽:牛骨髓三钱,核桃肉三钱。共为末,入洋虫七个,再捣为丸,每丸三钱。每日五更衔化一丸。③治吐血不止,喘息燥热:古墨研浓,贝母三分(研末),洋虫七个。陈酒冲服七次。④治哮喘:洋虫九个。薄荷汤送。⑤治胃痛心疼:洋虫七个。木香末冲酒服。⑥治气痛:洋虫九个。槟榔汤送。⑦治反胃膈食:生姜七片,装布袋内,入粪坑浸七日,取起,清水洗净,埋土中,一层姜,一层土,七日取起,用阴阳瓦焙干为末。每次一分,用洋虫七个,冲酒服三次。⑧治伤食:洋虫九个。姜汤送。⑨治膨胀:洋虫二十四个。薄荷陈皮汤送。⑩治痢疾:白痢用红糖,红痢用白糖,陈酒冲洋虫七个服。11.治中风不语:洋虫二十四个。薄荷、灯心汤送。12.治风瘫:洋虫九个。木香汤送。13.治急慢惊风:洋虫九个。薄荷杏仁汤送。14.治小便不通:灯心、车前各七根,洋虫七个。陈酒冲服。15.治梦遗,白浊,血淋,白带;芡实三钱(微炒,研末),白果五枚(去皮、心)。先将药捣烂,再加淫羊藿二钱(去边)。广皮二钱,韭子三钱同煎。用洋虫七个,酒冲服。16.治经水不调:香附陈皮、益母草当归、元胡索各八分。水煎和酒冲洋虫七个服之。久远者连服数次。17.治疟后寒热不调:洋虫七个。未发之先,冲酒服三次。18.治无名肿毒:洋虫十六个。陈酒送,五更服。19.治打伤:洋虫九个。黑枣薄荷汤送。20、治刀斧伤:洋虫捣敷。(选方均出《纲目拾遗》)

各家论述1.《药性考》:活吞数枚,止血,(治)劳怯。

2.《纲目拾遗》: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脏,健筋骨,去湿搜风,壮阳道,治怯弱。治老人不寐,茯苓引;小儿夜啼,朱砂引;女童夜溺,拘杞引;少妇阴寒,附子引;痈疽发背,沉香末引;舌燥作渴,麦冬引;眼目闭痛,甘草引;耳鸣耳聋,当归引;感冒风寒,防风引;中湿瘟毒,苍术引;跌打损伤,全蝎引;酒醉伤人,葛花引;怒气伤人,沉香引;绞肠痧痛,青蒿引。以上诸症,俱用虫十四个,好陈酒冲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伸筋草

    药材名称大伸筋草拼音Dà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鹿角草、青蛇勒公、裤带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龙骨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

  • 桃儿七果

    药材名称桃儿七果拼音Táo ér Qī Guǒ别名墨地、八月瓜、鸡嗉台果。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

  • 毛足铁线蕨

    药材名称毛足铁线蕨拼音Máo Zú Tiě Xiàn Jué英文名Bonat's Maidenhair别名毛脚钱线蕨、猪鬃草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毛足铁

  • 马桂花

    《中药大辞典》:马桂花药材名称马桂花拼音Mǎ Guì Huā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紫金牛科植物长圆叶酸藤子的果实。夏秋采摘,晒干。原形态长圆叶酸藤子,又名:断骨藤、多脉信筒子。藤状灌木

  • 大叶金花茶叶

    药材名称大叶金花茶叶拼音Dà Yè Jīn Huā Ch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大叶金花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chrysantha (Hu) Tuyama var.m

  • 打碗花

    药材名称打碗花拼音Dǎ Wǎn Huā别名面根藤、小旋花、盘肠参、铺地参来源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Calystegin hederacea Wall.,以根状茎及花入药。秋季挖根状茎,洗净晒干或鲜

  • 构树

    药材名称构树拼音Gòu Shù别名楮实子、楮树、沙纸树、谷木、谷浆树来源桑科楮属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以乳液、根皮、树皮、叶

  • 中亚天仙子

    药材名称中亚天仙子来源茄科中亚天仙子Hyoscyamus pusillus L.,以叶、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新疆、西藏。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摘

  •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药材名称花鱼拼音Huā Yú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

  • 夏腊梅

    药材名称夏腊梅来源腊梅科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Cheng et S. Y. Chang,以花、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