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龙胆之别名,详该条。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指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合于三里(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根据“合治
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即房劳。详该条。
【介绍】:见许宏条。
前胸部。《素问·刺热篇》:“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小儿脾胃虚弱的慢性腹泻。因小儿脾胃嫩弱,乳食所伤,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谷,水谷滞留,而成泄泻。症见食后作泻,腹胀便溏,水谷不化,面黄形瘦,神疲倦怠。治宜健脾
指平素多汗、易出汗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推拿方法名。即点脊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