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海藻丸

海藻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洗去咸;炙干)3两,槟榔(锉)3两,昆布(洗去咸,炙干)3两,诃黎勒皮3两,文蛤(研)3两,半夏(汤洗7遍)2两,生姜(切,焙)2两,小麦(米醋浸3宿,晒干)3合,海蛤(研)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咽喉中噎闷成瘿。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洗去咸,焙)2两,干姜(炮裂)2两,昆布(洗去咸,焙)1两,桂心1两,逆流水柳须1两,羊靥7枚(阴干)。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诸瘿瘤。

用法用量每含1丸咽津,不拘时候。

注意忌食五辛、湿面、热物之类。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普济方》卷二五○: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4两,三棱6两,茴香9两,牵牛1两2钱(炒)。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气。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盐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

普济方》卷二四七: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半两(洗,焙干),木香半两,槟榔半两,川椒(去目,炒)半两,甘遂半两,川乌半两(炒,小儿去之,老人用1两),白牵牛2两(取末半两),黑牵牛2两(取末半两),茴香(微炒)3钱,猪苓(去皮)3钱,泽泻3钱,吴茱萸4钱(椒炒)。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利大、小便。主奔豚疝气,膀胱小肠气,卵顽肾木及小儿偏坠,一切肾气。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心盐汤、酒任意下,黄涎下者验。15岁以下小儿,25-50丸。

注意甘草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七

《直指》卷二十二: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洗,晒)1两,海蛤(煅)7钱半,松萝7钱半,当归5钱,川芎5钱,官桂5钱,白芷5钱,细辛5钱,藿香5钱,白蔹5钱,明矾(煅)5钱,昆布(洗,晒)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瘿瘤。

用法用量每次1丸,含咽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外台》卷八引《范汪方》: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半两,木防己半两,甘遂半两,苁蓉半两,蜀椒(去汗)半两,芫花(熬)半两,葶苈子(熬)1两。

制法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中留饮。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不愈,当增之。

摘录《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深师方》引褚仲堪方(见《外台》卷九):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3分,麦门冬5分(去心),昆布2分,干姜2分,细辛2分,文蛤2分,桂心2分,蜀椒(汗)2分。

制法上为末,蜜和。

功能主治30年咳,气奔上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如杏仁许,夜卧1丸,着舌上,稍稍咽汁,尽更着1丸。

注意忌食生葱、生菜等。

摘录《深师方》引褚仲堪方(见《外台》卷九)

《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洗),水银1两,椒目1两,芒消1两,葶苈1两(熬),大黄1两,甘遂1两(熬),杏仁30枚(去皮尖,熬),桂心1两,附子1两(炮),茯苓1两,大戟1两,松萝1两,干姜1两,巴豆30枚(去心皮,熬)。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水症。腹内胸胁牢强,通身肿,不能食。

用法用量蜜和服如小豆2丸,日3次。不知,稍稍加之。

注意忌食猪肉、大酢、生葱,芦笋

摘录《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

《圣惠》卷三十: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洗去咸味),肉苁蓉3分(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牡蛎粉半两,茴香子3分(去苗),木香半两,沉香半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牛膝半两(去苗),硫黄半两(研细)。

制法上为末,入硫黄,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损,肾阴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盐汤送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四十九: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洗去咸味),汉防己1两,甘遂半两(煨微黄),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芫花1两(醋拌炒令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癖。因酒后饮水,停留于胸膈之间,两胁下痛,短气而渴。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五十一: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半两(洗去咸味),汉防己半两,甘遂半两(爆微黄),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中留饮,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以粥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五十四: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别名牛黄

处方海藻1两(洗去咸味),椒目1两(微炒,去汗),昆布1两(洗去咸味),牵牛子1两(微炒),桂心1两,牛黄1分(研细),甜葶苈2两(隔纸炒令紫色,别研如膏)。

制法上为末,入葶苈搅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水,皮肤肿满,上气喘急,不能眠卧。大腹水肿,气息不通,证候危笃者。

用法用量牛黄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得效》卷三: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海带1两,斑蝥28个(去足翅),巴豆28个(去壳完全者)。

制法斑蝥巴豆2味1处,生绢袋盛,用好醋1碗,以瓦铫盛4味同煮,将干,去斑蝥巴豆不用。只将海带2味研细为末,以淡豆豉100粒,以煮药余醋略浸,蒸研为膏,和末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偏坠小肠气。

用法用量每服用麝香少许,朱砂3钱,乳钵细研至无声,却入麝香再研匀为衣,晒干,以新瓦瓶收之。每初服7粒,2服10粒,3服15粒,若未愈,再进2-3服,皆用15粒,乃用盐炒茴香细嚼,空心服,酒吞下。

注意忌食鸭子并酢酱、动气等物。

摘录《得效》卷三

猜你喜欢

  • 白散

    药方名称白散别名三物白散(《类证活人书》卷十五)、桔梗白散(《外台秘要》卷十)处方桔梗22.5克巴豆7.5克(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22.5克功能主治寒实结胸。用法用量上三味为散,纳巴豆更于臼中

  • 加减四顺饮

    药方名称加减四顺饮处方归尾、枳壳、木通、大黄(酒炒)、生地、紫草茸、麦冬、干葛、滑石、连翘子、天花粉、薄荷叶。功能主治天痘,火邪内甚,发热作渴,时时饮水,面赤唇焦,大便秘结,小便赤者。用法用量竹叶、灯

  • 清瘴汤

    药方名称清瘴汤处方青蒿柴胡茯苓知母陈皮半夏黄芩黄连枳实常山竹茹益元散功能主治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治瘴疟,热重寒轻,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

  • 金灵散合龙胆泻肝汤

    药方名称金灵散合龙胆泻肝汤处方薄荷10克,防风8克,杭菊花10克,生山栀7克,龙胆草6克,金银花15克,白僵蚕13克,宣木瓜13克,重楼8克,天麻8克,川芎8克。功能主治宣解风热,化湿活络,平肝泻脾。

  • 补天育麟丹

    药方名称补天育麟丹处方鹿茸1具人参300克山茱萸熟地肉苁蓉巴戟天各180克 炒白术炙黄耆淫羊藿山药芡实各240克当归蛇床子菟丝子各120克柏子仁肉桂各90克麦冬150克 北五味锁阳各60克 人胞1个(

  • 地仙酒

    《寿亲养老新书》:地仙酒药方名称地仙酒处方肉苁蓉35g 炮附子35g木鳖子50g天南星30g 白附子30g覆盆子30g菟丝子30g赤小豆30g骨碎补30g何首乌30g 炙川乌10g 炙甘草10g 川椒

  • 补脾止带汤

    药方名称补脾止带汤处方白术、泽泻、女贞子、乌贼骨。功能主治脾虚白带。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柳根熨方

    药方名称柳根熨方处方柳根(削取上皮)。制法熟捣、火温,帛囊贮。功能主治乳痈二三百日,众疗不愈,但坚紫色青。用法用量熨乳肿处,冷更易之。1宿即愈。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五,名见《千金》卷二十三

  • 金屑辰砂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屑辰砂膏药方名称金屑辰砂膏处方牙硝(枯研)、铁粉(研),各半两;甘草(炙)二两,龙脑(研)二钱,辰砂(研飞)三两,蛤粉(研飞)八两,人参一两,金箔三十片(为衣)。

  • 金柜散

    药方名称金柜散处方天南星2两,半夏2两。制法上为末,水浸两伏时,日换水十次,取出阴干。功能主治老少伤风,发嗽头痛,日久不愈。用法用量每服2钱,又以乌头、附子各6钱合匀,以生葱、薄荷汤调下,大人半钱,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