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瘰丸

消瘰丸

医学心悟》卷四:消瘰丸

药方名称消瘰丸

别名消疠丸(《疡医大全》卷十八)。

处方元参(蒸)牡蛎(煅,醋研)贝母(去心,蒸)各120克

制法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化痰散结。治肝肾阴号所致的瘰疠。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下,日二服。

备注本方所治瘰疠,是由肝肾阴亏,肝火郁结,灼津为痰而成。方中玄参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牡蛎软坚散结;贝母清热化痰。三药合用,可使阴复热除,痰化结散,使瘰疠自消。亦可用于痰核,瘿瘤属痰火结聚者。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消瘰丸

药方名称消瘰丸

处方牡蛎(煅)300克 生黄耆120克三棱60克莪术60克 朱血竭30克 生明乳香30克 生明没药30克龙胆草60克玄参90克浙贝母60克

制法上药十味,共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健脾清肝,通气活血。治肝胆椰火与痰涎凝结而成之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海带15克,洗净切丝,煎汤送下,日再服。

备注此方重用牡蛎海带以消痰软坚,为治瘰疬之主药。恐脾胃弱者,久服有碍,故用黄耆三棱莪术以开胃健脾,使脾胃强壮,自能运化药力,以达病所。且此证之根在于肝胆,而三棱莪术善理肝胆之郁。此证之成,坚如铁石,三棱莪术善开至坚之结。又佐以血竭乳香没药,以通气活血,使气血毫无滞碍,瘰疬自易消散也。而犹恐少阳之火炽盛,加胆草直入肝胆以泻之,玄参、贝母清肃肺金以镇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猜你喜欢

  • 加减肥儿丸

    药方名称加减肥儿丸处方黄耆(炙)、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陈皮、青皮、当归、川芎、白芍、鳖甲(九肋,醋炙)、使君子肉、黄连、干蟾(烧存性)、木香各等分。制法另取山药煮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瘦冷

  • 敛疮丹

    药方名称敛疮丹处方马屁勃1两,轻粉1钱,三七根末3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臁疮不敛。用法用量先用葱盐汤洗净,拭干,以药末敷之。即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两元散

    药方名称两元散处方煅蛤粉2钱,青黛1钱5分,乌贼骨2钱,煅蚌壳2钱,儿茶1钱5分。功能主治阴囊不问已烂未烂,甚至脱壳见肾子,下疳破烂流脓。用法用量乳至无声。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 粉身方

    药方名称粉身方别名粉身散处方芎藭、白芷、藁本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辟温病。主用法用量粉身散(《千金》卷九)。摘录《肘后方》卷八引姚大夫方

  • 沉香琥珀散

    药方名称沉香琥珀散处方琥珀屑半两,忘忧根半两,白通草半两,小茴香半两,大扁蓄半两,木通梢半两,血竭半两,滑石半两,海金沙半两,木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诸淋涩不通。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2盏半,

  • 沉香温脾汤

    药方名称沉香温脾汤处方沉香木香丁香附子(炮,去皮、脐)官桂人参缩砂 川姜(炮)白豆蔻甘草(炙)白术各等分制法上十一味,为末。功能主治主胂胃虚冷,心腹疼痛,呕吐恶心,腹胁胀满,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或泄泻

  • 化(匿虫)丸

    《类证治裁》卷七:化(匿虫)丸药方名称化(匿虫)丸处方桃仁3钱,槐子3钱,陈艾3钱。功能主治虫蚀其肛,上唇有疮;谷道微痒,粪后蛆虫。用法用量红枣肉为丸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七《外科集腋》卷二:化(匿虫

  • 茯苓膏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一:茯苓膏药方名称茯苓膏处方猪蹄2具(治如食法),白粱米1斗(洗令净,2味以水5斗,合煮猪蹄烂,取清汁3斗,用煮后药),白茯苓5两,商陆5两,萎蕤1两,白芷2两,

  • 犀角圆

    药方名称犀角圆处方黄连(去须)、犀角(镑),各十两。人参(去芦)二十两。大黄八十两。黑牵牛一百二十两(炒.别捣取粉六十两)。炮制上与牵牛粉合和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三焦邪热,疏一切风

  • 两地丹

    药方名称两地丹处方生地1两,地榆3钱。功能主治便血与溺血。各家论述盖大小便虽各有经络,而其源同,因膀脱之热而来也。生地清膀之火,地榆亦能清膀胱,一方而两用之,分之中又有合也。摘录《石室秘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