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润肌膏

润肌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润肌膏

药方名称润肌膏

处方珠子沥青120克 白黄蜡24克乳香6克

制法于铁锅内,先下沥青,随手下黄蜡,乳香,次入麻油10~20毫升,俟沥青熔开,微微熬动,放大净水盆于其旁以搅药;用铁錍滴1~2点于水中,试之如硬,少入油,看硬软合宜,新绵滤于水中揉扯,以白为度。瓷器内盛,或油纸裹。

功能主治润燥生肌,活血止痛。治手足皴涩,皮肤裂开疼痛,不能迎风者。

用法用量每用先火上炙裂口子热,捻合药亦上火炙软,涂裂口上,用纸少许贴之,自然合矣。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外科正宗》卷四:润肌膏

药方名称润肌膏

处方麻油120毫升当归15克紫草2克

制法上三味,同熬药枯,滤清,将油再熬,加黄蜡15克化尽,倾入碗内,顿冷。

功能主治养血,凉血,润燥。治秃疮头皮干枯,白斑作痒,头发脱落;白屑风头面瘙痒,日久出现白屑,脱而复生者。

用法用量搽擦患处。

备注本方所治秃疮、白屑风,是由血分燥热所致。方中当归养血润燥,紫草凉血解毒,《药性论》称其“治恶疮、呙癣”,麻油润燥、解毒、生秃发。三药配合,共成养血、凉血、润燥之功。用于秃疮、白屑风见证如上所述者,极为适宜。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疡医大全》卷十九:润肌膏

药方名称润肌膏

处方当归身45克 粉甘草30克白芷24克血竭18克紫草茸15克 白蜡(切片)60克

制法用真麻油240毫升,先将当归身、白芷甘草熬深黄色、滤去滓;再入血竭熬化,又滤清;再入紫草、白蜡片略沸十数滚,即起火,滤去紫草滓,其色即鲜明可爱。若熬过则紫黑矣。

功能主治治风寒侵袭皮肤,血不荣于肌表,致成酸痛,手足似无皮之状,偶触衣物,或以手捺,疼痛连心者。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九

猜你喜欢

  • 麻黄杏仁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汤处方麻黄、杏仁、桔梗、甘草。功能主治伤寒咳嗽,寒伤肺,无郁热,恶寒无汗,头痛喘咳,脉浮紧者。用法用量肺热,加石膏;头痛身痛,加羌、防。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水蛭饮

    药方名称水蛭饮处方水蛭80枚(糯米同炒,米熟去米)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00枚虻虫(去翅、足,微炒)80枚大黄(锉,炒)90克制法上四味,细锉。功能主治祛瘀通经。治室女月水不通,腹满有瘀

  • 淡竹沥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淡竹沥粥药方名称淡竹沥粥处方淡竹沥20毫升石膏30克(捣碎)黄芩23克(捣,研)粟米30克 蜜10毫升功能主治主风热内扰,心膈烦闷,或小便赤涩。用法用量先用水750毫升,煎石膏

  • 胶连饮

    《丹台玉案》卷五:胶连饮药方名称胶连饮处方黄连当归身阿胶各6克赤芍芡实泽泻车前子牛膝山药各2.1克川芎熟地各3克功能主治治妇女崩淋。用法用量水煎,临服加入童便50毫升。摘录《丹台玉案》卷五《玉案》卷五

  • 柴胡桂枝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枝汤拼音Chái Hú Guì Zhī Tāng别名柴胡加桂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处方桂枝(去皮)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甘草3克(炙)半夏7.5克 芍药4.5克大枣6

  • 白羊心汤

    药方名称白羊心汤处方白丰心1枚(细切,以水6中盏,煎取3盏,去心),熟干地黄3分,防风(去芦头)半两,牡蛎(捣碎,炒令微黄)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远志(去心)半两,独活半两,白芍药半两,黄耆(锉)

  • 豆豉饮

    药方名称豆豉饮处方豉3升。功能主治中缓风,四肢不收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9升,煮取3升。分为3服,日2作之;亦可酒渍煮饮之。摘录方出《肘后》卷三,名见《采艾编翼》卷二

  • 化痰膏

    《眼科临症笔记》:化痰膏药方名称化痰膏处方生半夏3钱,生胆星3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眼胞内痰核。用法用量干醋调涂。摘录《眼科临症笔记》《鸡鸣录》:化痰膏药方名称化痰膏处方梨汁2杯,藕汁2杯,芦菔汁

  • 保生四物汤

    药方名称保生四物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芩、白术、人参、茯神、黄耆、甘草、紫菀、五味、桔梗、木通、香附、陈皮。功能主治养血安胎。主妊娠不语非病者。各家论述是方以四物、芩、术养血凉血,清热安胎;

  • 清热固表汤

    药方名称清热固表汤处方生石膏30克地骨皮12克 浮小麦30克糯稻根30克知母1.0克功能主治清热固表。治内热而表不和所致之自汗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生石膏、知母、地骨皮以清内热;浮小麦、糯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