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心在病主惊,小儿受到惊恐刺激,气结湿生,化为痰火,阻遏心窍。症见哭闹不休,打人骂人,哭笑无常,神志有时清楚或不清楚,舌红,苔白,脉滑数。治宜清火化痰。用黄连温胆汤加味。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浙江嘉兴人。辑有《吊脚痧方论》一书(1860年刊行),为论述霍乱证之专书,流传较广。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风热门》。指风热壅盛所致的头痛。症见头痛而头目昏眩。治宜祛风清热,如羌活汤、芎芷汤等方。参见头痛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主要论述营卫的生成与会合,故名。营卫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之所化,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内,具有营养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功能。然营卫阴阳之行,虽有异途,惟于夜半大会,皆归于脏
证名。表里同病之一。见《万病回春·伤寒总论》。指营卫肌表和脏腑气血等俱见虚弱症象者。详虚证、表虚证、里虚证条。
病名。指脾虚湿盛所致的泄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日间无事,将晡腹膨,一夜肠鸣,不得宽泰,次早洞泻,此名顿泻。”治宜健脾利湿。偏湿盛者,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偏脾虚者,用理苓汤加木香。
病证名。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妇人阴中生核,肿大不消,此亦阴挺之类,用蚌蛤肉塞阴中,日换数次,早服补中益气汤,晚服龙胆泻肝汤,连服数日即消;消后再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龙胆草调理。”
病名。因食密闭容器内生、熟变质肉类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食郁肉中毒候》:“郁肉毒者,谓诸生肉及熟肉内器中密闭头,其气壅积不泄,则为郁肉有毒。不幸而食之,乃杀人。其轻者亦吐利烦乱不安。”本病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