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作“圊脓血”。指大便下脓血。详便脓血、脓血痢条。
出《本草纲目》。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介绍】:见昙鸾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即寒气霍乱。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即交肠,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即石蟹,详该条。
指因元精虚亏所致的痰证。《症因脉治》卷二:“精虚痰,骨蒸潮热,虚火时升,脉多细数。”治宜补精化痰。方用地黄丸、加减二冬汤、固本丸加玄武胶,佐以理气药等。参见痰证条。
①阻塞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当隔,隔者当写。”谓阳气蓄积,阻塞不通,用泻法治疗。②病证名。饮食不下,大便不通的隔证,又称噎膈。《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其传为隔。”“三阳结谓之隔。
见《本草纲目》。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