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焠针

猜你喜欢

  • 锦带

    见《本草纲目》。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 后庵居士

    【介绍】:见程充条。

  • 牙儿鼻塞

    病证名。小儿肺气通于鼻,气为阳。若气受风寒,停滞鼻间,则成鼻塞。治法:用通关膏敷囟,消风散煎服(《证治准绳》)。

  • 玉苏子

    见《中药志》。为白苏子之别名,详该条。

  • 瘀,瘀积。通常指血液停滞。参血瘀条。

  • 温补命门

    即温补肾阳。用壮阳补火的药物,恢复脾肾阳气的方法。命门火不足,常见五更泄泻、腹痛肠鸣、四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用四神丸、右归丸之类。

  • 广术

    见《本草求真》。为蓬莪术之别名,详该条。

  • 见苗

    出《痘疹心传必效良方》。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 节疳

    病证名。指疳疾患儿耳内生疮,肌肉消瘦,骨节皆露的证候。多由肾经虚热所引起。

  • 从卫取气

    刺法术语。《难经·七十六难》:“当补之时,从卫取气。”指针刺补法操作时,应在浅部候气,并往下按纳。后世刺法以先浅后深为补,理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