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玄参升麻汤

玄参升麻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玄参升麻汤

药方名称玄参升麻汤

处方玄参升麻甘草(炙)、各三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失下,热毒在胃,发斑,甚则烦躁谵语。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玄参升麻汤

药方名称玄参升麻汤

处方玄参升麻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斑。治伤寒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身斑如锦纹,甚则烦躁谵语;兼治喉闭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重订严氏济生方》:玄参升麻汤

药方名称玄参升麻汤

处方玄参赤芍升麻犀角(镑)桔梗(去芦)贯众(洗)黄芩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心脾壅热,舌上生疮,木舌、重舌、舌肿,或连颊两边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卫生宝鉴》卷八:玄参升麻汤

药方名称玄参升麻汤

处方升麻黄连各1.5克黄芩(炒)1.2克连翘桔梗各0.9克 鼠粘子玄参甘草僵蚕各0.6克防风0.3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宜肺。治风热上攻,咽喉中妨闷,会厌后肿,舌赤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稍热噙嗽,时时咽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八

猜你喜欢

  • 淡竹沥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淡竹沥粥药方名称淡竹沥粥处方淡竹沥20毫升石膏30克(捣碎)黄芩23克(捣,研)粟米30克 蜜10毫升功能主治主风热内扰,心膈烦闷,或小便赤涩。用法用量先用水750毫升,煎石膏

  • 槐子散

    《良朋汇集》卷四:槐子散药方名称槐子散处方槐子(炒黄)、管仲(炒黄)各等分。制法上共为末。功能主治血淋,并妇人血山崩漏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严醋1钟,煎滚3-5沸,去滓温服。摘录《良朋汇集》卷四《

  • 韭叶膏

    药方名称韭叶膏处方韭叶(连根洗净)。制法上捣烂,同人家门限下及地板上细泥和匀。功能主治虫牙痛。用法用量擦痛处腮上,外用纸贴。一时下有细虫在于泥上,可以除绝病根。摘录《医统》卷六十四引《经验方》

  • 大风子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大风子油药方名称大风子油处方大风子油200两,麝香1分,冰片1两,硼酸10两。制法将麝香、冰片研为细粉,与大风子油、硼酸混合均匀,装瓶重1两,封固。功能主治除风湿,润皮肤。主皮

  • 胃炎煎剂

    药方名称胃炎煎剂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丹参15克,香附10克,良姜5克,甘草5克,青黛1克。功能主治健脾补气,佐以温中、理气、活血。主脾气不足,脾胃虚寒,兼气滞血瘀。用法用量取上方7

  • 大效使君槟榔丸

    药方名称大效使君槟榔丸处方肉豆蔻2个(炮),槟榔1个(生),宣黄连1钱,胡黄连1钱,陈皮1钱,青皮1钱,川楝子肉1钱(炒),芜荑1钱(炒,去皮),神曲1钱,麦芽1钱(并炒),木香1钱,夜明砂1钱(炒,

  • 八仙逍遥汤

    《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八仙逍遥汤药方名称八仙逍遥汤处方防凤荆芥川芎甘草各3克当归(酒洗)黄柏各6克 茅山苍术牡丹皮川椒各9克苦参15克功能主治跌打损伤,肿硬疼痛,及一切风湿疼痛。用法用量上药共合一处,

  •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药方名称半硫丸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

  • 地龙汤

    《辨证录》卷十:地龙汤药方名称地龙汤处方蚯蚓20条,葱40条。功能主治恣饮烧酒,大醉欲死,身体臭秽。用法用量同捣烂如泥,以井水2碗漉过,取汁1碗,灌入醉人口中。摘录《辨证录》卷十《伤寒温疫条辨》卷一:

  • 小儿化湿汤

    药方名称小儿化湿汤处方苍术6克陈皮6克茯苓6克泽泻6克 炒麦芽9克 六一散6克(包)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治婴幼儿湿疹。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