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生后不啼

猜你喜欢

  • 骨痿

    痿症之一。亦称肾痿。由于肾热内盛,或邪热伤肾,阴精耗损,骨枯髓虚所致。症见腰脊痠软,不能伸举,下肢痿弱,不能行动,伴有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素问·痿论》:“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

  • 黄膜上冲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在风轮下际,……有翳色黄,与凝脂翳同一气脉,但凝脂翳在轮外生,点药可去。此在膏内,邪热蒸起,点药所不能除,若漫及瞳神,其珠必损”(《张氏医通》卷八)。因脓多黄而状似膜

  • 文蛤散

    《伤寒论》方。文蛤五两。为散,每服一方寸匕,沸汤调下。治太阳病,应以汗解之,反以水潠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起粟,意欲饮水,反不渴者。

  • 外辅骨

    指腓骨,位于骨之外侧。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 凛水

    凛冽的寒水。《素问·刺法论》:“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

  • 肝血不足

    即肝血虚。详该条。

  • 鸡苏

    出《吴普本草》。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 大力草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 医方捷径指南全书

    书名。二卷。清·王宗显辑。约成书于1644年。上卷记述单味药药性、功用;下卷分科、分证介绍方剂,并附救急方数则。

  • 小汗淋草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贯叶连翘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