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幼科要略》:“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素问》:“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手足温则生,寒则死。”高士宗:“乳子秉质未充,借后天乳食以生,故胃气行于四肢,而
见《本草纲目》。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病者自我感觉喉中有腥味。又名喉中腥臭。《卫生宝鉴》卷十一:“因劳心过度,肺气有伤,以致气出腥臭,唾涕稠粘,口舌干燥。”临证宜审脉证,随证治疗。
病名。系指喉疳病之因于胃热上炎者。详喉疳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见该条。
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八角枫之须根,详八角枫条。
见《江西中医药》(10):64,1957。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自我推拿的一种方法。见陶弘景《真诰》。又名上朝三元。三元指头顶部。用手指从前额部向上抚摩头部如梳头状。有活血祛风等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上》:“以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
病名。见《卫生易简方》。即狂犬啮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