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症与眼弦赤烂同,参见该条。
现代针灸术语。与刺激点比较而言。因其刺激部位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故称。如皮肤针、腕踝针、头针等常用这个名称。
眼解剖部位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眼睑。详该条。
病名。《本草纲目》:“楚人多食酸则齿软。”详齿齼、齿齭条。
北齐医官职称。属尚药局,设4名,协助掌管尚药局事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天蛇头。证治见指疔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即寒气霍乱。详该条。
书名。4卷。清·薛雪撰。本书以内科时病、杂病为主,兼有外、妇、儿科治案,案语简明。薛氏擅长于湿热病,对其病因、病理、治法分析尤详,有独到的见解。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闻诊内容之一。嗅闻病人身体、口腔和各种排泄物的气味。如身上有溃腐疮疡,则发腐败的臭气。瘟疫或肝肾病危重时,也常有特殊臭气。肺胃有热,则口气臭秽。胃有宿食,则口气酸臭。肺痈咯脓血痰,则味腥臭。鼻渊则鼻出
病名。《古今医统》:“此因脾胃积热,风邪相干,致患眼弦赤烂。”详眼弦赤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