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埋针疗法。是指将皮内针浅刺穴位皮下并留置较长时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首先应选以易于固定而又不影响肢体活动处(如背部、四肢或耳部等)的穴位。如用颗粒式或环式皮内针,可横刺;如用揿针,则直刺
望诊巩膜可见蓝点,下唇部粘膜有散在、白色半透明的颗粒突起。这些征象,可作为蛔虫病诊断的参考。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炁,同气。脐带的别名。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心主(即手厥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十月之时,故名之曰孟冬痹也。”详手心主经筋病候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为博落回之别名,详该条。
①肌肉的纹理。见肌腠条。②旧度量衡,十厘等于一分。
①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脐带。②指膀胱。
【介绍】:明代医生。字世彦。浙江绍兴人。世医出身,在当地以医术闻名,性格慷慨,乐于助人。著有《名医抄》、《经验良方》等书,皆佚。
即天庭。《灵枢·五阅五使》:“五官已辨,阙庭必张。”详天庭条。